分付

词语解释
分付[ fēn fù ]
⒈ 同‘吩咐 ’。
引证解释
⒈ 分别付与。
引《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
《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比能 众逐彊盛,控弦十餘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
《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寳箭两百隻,分付与二大臣。”
⒉ 交给。
引唐 白居易 《题文集柜》诗:“身是 邓伯道,世无 王仲宣 ;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宣和遗事》前集:“故 尧王 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 舜王 了。”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 华山 出家去也。”
⒊ 付托;寄意。
引宋 毛滂 《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 杨恢 《祝英台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鴂。”
清 纳兰性德 《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覊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螿。”
⒋ 嘱咐;命令。
引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謫仙。”
《水浒传》第四五回:“石秀 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説话。’”
清 李渔 《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 嘉定 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⒌ 指交代;讲明。
引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⒍ 表示;流露。
引宋 周邦彦 《感皇恩》词:“浅顰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
宋 无名氏 《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⒎ 处置;发落。
引宋 石孝友 《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戚汉老 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国语辞典
分付[ fēn fù ]
⒈ 发落、处理。
引元·无名氏《争报恩·第四折》:「今日忠义堂上,分付这一桩公事去来。」
⒉ 交付、嘱咐。
引《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教人分付临安府差人去灵隐寺拏可常和尚,临安府差人去灵隐寺印长老处要可常,长老离不得安排酒食,送些钱钞与公人。」
英语variant of 吩咐[fen1 fu4]
德语einleiten, einweisen
分字解释
※ "分付"的意思解释、分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走入看时,那里见甚酒席,惟有一人蓬头跣足,居中向外而坐,靠在卓上打汪知县举目看他身上服色不像以下之人,又见旁边放着葛巾野服,分付且莫叫唤,看是何等样人。
2、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3、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民谚
4、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怕听啼鴂出帘迟,挨到年年今日两相思。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纳兰容若
5、他默默分付两颊道:“不要烧盘!
6、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纳兰容若
7、深蒙贤师活命之恩,无可报答,望贤师分付寺中,看令七日七夜不要撞钟擂鼓,容我报答一二。
8、另外每年筹拨官款15万两,预存银号,作为国家补贴,以备筹建初期无红利可分付股息使用。
9、、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民谚
10、我临走分付家里人等医生来过,打电话报告我的.
11、你们现在都是天灵宗外门弟子,一会儿我会分配你们以后具体需要负责的事项,希望你们都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我分付的任务,不然小心责罚。
12、玄德密唤赵云分付:正旦日,你先引军士出城,于官道等候。
13、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黄庭坚
14、遂回旧路,上车归寨,唤马岱分付曰:“与汝黑油柜车十辆,须用竹竿千条,柜内之物如此如此。
15、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苏轼
16、子牙分付停当,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献花,绕台三匝。
17、正闷之间,来到净慈寺前,忽地里想起那金山寺长老法海禅师曾分付来:倘若那妖怪再来杭州缠你,可来净慈寺内来寻我。
18、又唤吴班、吴懿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一军伏于营外,如魏兵到,可截其归路。
19、公子分付将兵三万册归山后大营,众将同归山寨中相见。
20、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分付迦叶尊者,由此可见此人慧根有多高,道法有多玄,此外,他还是最早跟随佛祖的一批人之一。
相关词语
- fēn jū分居
- fēn wén分文
- fēn tǐ分体
- fēn dān分担
- tuō fēn讬分
- fēn cí分词
- fēn xiào分校
- tān fēn摊分
- bǐ fēn比分
- fēn guǎn分管
- fēn jī分机
- fēn pín分频
- bàn fēn半分
- fèn wài分外
- fēn lì分立
- fēn fēi分飞
- fēn jú分局
- fēn biàn分辩
- fēn quán分权
- běn fèn本分
- chéng fù承付
- fù mìng付命
- jì fù寄付
- jiǎo fù缴付
- xuān fù宣付
- fù tuō付托
- fù bǐng dīng付丙丁
- fù yóu付邮
- bō fù拨付
- yí fù遗付
- zhá fù札付
- fù zhū yī jù付诸一炬
- fù zǐ付梓
- xuǎn fù选付
- zhù fù祝付
- tíng fù停付
- yù fù zhàng kuǎn预付账款
- chōu fù抽付
- chū fù出付
- duì fù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