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ǎn ràng
注音ㄑ一ㄢˇ ㄖㄤˋ
繁体譴讓
⒈ 谴责;责备。
⒈ 谴责;责备。
引《汉书·丙吉传》:“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
《北齐书·孙腾传》:“高祖 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
1、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
2、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有立法使人之能,有消息辨护之能,以德教师人之能,有行事使人谴让之能,有司察紏摘之能,有权奇之能,有威猛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