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金鼓


拼音jīn gǔ
注音ㄐ一ㄣ ㄍㄨˇ

金鼓

词语解释

金鼓[ jīn gǔ ]

⒈  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金鼓用以节声乐,和军旅,正田役。见《周礼·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

⒉  钲。

引证解释

⒈  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金鼓用以节声乐,和军旅,正田役。见《周礼·地官·鼓人》。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杨伯峻 注:“庄 十年《传》云‘夫战,勇气也’,此气即勇气;又云‘一鼓作气’,足见金鼓所以励勇节气者。金鼓以声为用而制其气,故曰声气。”
南朝 梁 沉约 《齐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啟路。”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金鼓鸣两旁,壶浆拥通逵。”
明 何景明 《送季公从地官》诗:“城边金鼓花时发,海畔楼船日夕过。”
何其芳 《画梦录·岩》:“我耳边已隐隐有金鼓杀伐之声。”

⒉  钲。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摐金鼓,吹鸣籟。”
颜师古 注:“金鼓谓鉦也。”
王先谦 补注:“鉦,鐃也。其形似鼓,故名金鼓。”

国语辞典

金鼓[ jīn gǔ ]

⒈  古时作战壮声势的器具。击鼓则表示进军,鸣金则示意收兵。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族居递奏,金鼓迭起。」

分字解释


※ "金鼓"的意思解释、金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皇帝和众臣刚逃出洛阳数里地,迎面确有大量的军队,只见前面尘头蔽日,金鼓喧天,有无数大军迎面杀来。

2、金钲和战鼓之声响彻云霄。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十七出:『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待我出门一看,便知端的。』亦作『金鼓喧天』。

3、晋王远送出城,大队人马南行,只见旌旗掩日,金鼓喧天,杀奔建州而来。

4、因领了三方人马,弓上弦,刀出鞘,金鼓喧天, 旌旗蔽日 ,直至越州城下,叫人传言,请董大王相见。

5、作为东道主鼓乐团,太重鼓乐艺术团出手不凡,18名年轻人虎虎生风,将鼓乐、舞蹈和体操融为一体,巨鼓金钹合奏出黄土风情,把金鼓王奖收入囊中。

6、不多久,又一通金鼓齐鸣,有心不理吧,这动静很是糁人,不敢不起来,可是起来鬼影都找不着一个来厮杀。

7、出了洛阳,众人刚走了半个小时,就见前面尘土飞扬,金鼓喧天,无数的人马正向着这边奔来。

8、山背后金鼓齐鸣、乃刘表亲自引军来到。

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10、旌旗耀目,星移斗转,转瞬之间,狼烟散尽,金鼓无声。

11、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崔颢

12、草鱼、黄鳍鲷或金鼓鱼套养虾推荐理由:今年养殖户精养任何一种品种都很吃力,因此,我建议养殖户降低密度混养。

13、旗帜蔽野,迷尘连天,金鼓喧阗,顷刻间,矢如雨下,刀剑铿锵。

14、因领了三方人马、弓上弦,刀出鞘,金鼓喧天,旌旗蔽日,直至越州城下,叫人传言,请董大王相见。

15、关河萧索金鼓,何处动乡音?悲切切,恨深深,岂堪闻。

16、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17、一时间,两边金鼓喧天,四野潮涌蚁聚,人马往来奔腾,呼喝声、喊杀声惊天动地,响彻云霄。

18、老鼠夫妇有女待字闺中,媒人不绝如缕,说兔、说鼹莫衷一是。后定婿为西城之猫。择腊月三十吉日出阁。是日金鼓齐鸣,游行通衢,路人赞曰:跑都来不及,还吹吹打打送上门去!黄永玉

19、该镇以旅游开发为“引爆点”,擦亮“金鼓露毫、铁寨风光、生态家园”三张名片,依托“二山二湖”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就业和经济发展,建设绿色经济强镇。

20、那头领还欲挣扎,庞德接着一拳打下,正中脑门,那头领耳旁便如有金鼓齐鸣,直震得七窃出血,已是出的气多,进的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