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ī

子推


拼音zǐ tuī
注音ㄗˇ ㄊㄨㄟ

子推

词语解释

子推[ zǐ tuī ]

⒈  春秋时晋国人,姓介。也称介之推、介推。

⒉  旧俗为纪念介子推在寒食前一日所作枣糕名。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晋国 人,姓 介。也称 介之推、介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
杜预 注:“介推,文公 微臣。之,语助。”
《庄子·盗跖》:“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文公 后背之, 子推 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成玄英 疏:“晋文公,重耳 也,遭 驪姬 之难,出奔他国,在路困乏, 推 割股肉以飴之。公后还三日,封於后者,遂忘 子推。子推 作《龙蛇之歌》,书其营门,怒而逃。公后慙谢,追 子推 於 介山。子推 隐避,公因放火烧山,庶其走出。火至, 子推 遂抱树而焚死焉。”
汉 东方朔 《七谏·怨思》:“子推 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⒉  旧俗为纪念 介子推 在寒食前一日所作枣糕名。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舟车帷幄·子推》:“故俗,每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则以麪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为‘子推’。穿以柳条,插户牖间。相缘云 介子推 逃禄, 晋文公 焚山求之, 子推 焚死, 文公 为之寒食断火,故民从此物祀之,而名‘子推’。”

国语辞典

子推[ zǐ tuī ]

⒈  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的名。参见「介之推」条。

⒉  宋俗为纪念介之推,于寒食节前一日所作的枣糕。

分字解释


※ "子推"的意思解释、子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一个浪过后,我们跑去把艇子推到安全的地方。

2、我将那个重箱子推了又推,但还是没能推动。

3、他想到要把痴缠的奈美子推下悬崖爱与情欲的交缠,造成一段覆水难收的孽恋。

4、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5、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

6、沙威把车夫递给他的小本子推回去,并说。

7、他把肉放在电动肉磨上,用一个木头唧子推进了漏斗。

8、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

9、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是不正确的。

10、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11、晋文公放火烧山时,有一群白鸦飞绕着烟火鸣叫,还有的栖集在子推身边,使火接近不得。

12、惊悟后的重耳派遣使者前往迎之,子推坚拒不出。

13、重耳将赴宴,赵衰、狐偃、贾它、臼季等宽衣大带,从行于左;狐毛、子推、魏在去往宁晋县北河庄镇北河庄中学的车上,风文大哥哥给营营和雾楠讲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典故。

14、宜宾资深驴友卢子推荐,宜宾周边除翠屏山、流杯池、白塔山、千年天池等景点外,五粮液十里酒城、向家坝水电站更值得一看,可感受工业带来的震撼。

15、不少公司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16、在ZETA总部,建筑师高木涉妙子推出一个和ZETA原型之一有关的蓝图。

17、一天到晚在紫禁城里拉锯子推刨子弹墨斗线,做个官帽椅罗汉床什么的颇有心得,对大臣呈进的奏章却懒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