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i huāng
注音ㄉㄞˋ ㄏㄨㄤ
⒈ 懒惰放荡。
⒈ 懒惰放荡。
引《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郑玄 注:“怠荒,放散身体也。”
孔颖达 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
《周书·明帝纪》:“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宋 苏舜钦 《符瑞》:“苟授而怠荒,又下变异,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学多年,不见州郡荐举,诚恐怠荒失业,意欲还家省视。”
《清史稿·礼志七》:“自古帝王内禪,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猝授受,礼无可採。”
1、具疏臣商容奏:为朝廷失政,三纲尽绝,伦纪全乖,社稷颠危,祸乱已生,隐忧百出事:臣闻天子以道治国,以德治民,克勤克戒,毋敢怠荒,夙夜祗惧,以祀上帝,故宗庙社稷,乃得磐石之安,金汤之固。
2、这一情形,其实和秦始皇琅邪刻石自我标榜诸言辞中所谓“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忧恤黔首,朝夕不懈”,“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的说法大体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