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ōng

三公


拼音sān gōng
注音ㄙㄢ ㄍㄨㄥ

三公

词语解释

三公[ sān gōng ]

⒈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星名。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⒉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⒊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⒋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⒌  星名。

《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
《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国语辞典

三公[ sān gōng ]

⒈  人臣中最高的三个官位:(1)​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2)​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3)​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杜佑也称为「三司」。

《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
《通典·卷十九·职官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⒉  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法语Trois Excellences

分字解释


※ "三公"的意思解释、三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人们感激三公主,寄托对她的思念之情,将绕过独秀峰下的河流取名叫“漓江”。

2、任意得到花、同花顺、三公,你想那份牌赢那份牌就赢,实用效果,冠绝天下。

3、因而先帝驾崩之后,又续任阁揆七年,兼太子师,乃当朝三公之次席。

4、中国地震局19日在中央单位中首个以决算书形式公开2011年度部门决算,其“三公经费”、行政经费情况同时公开。

5、腰马合一,建设“金字塔”“限制三公消费”点燃了白酒行业调整的导火索。

6、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

7、二太子到黑水潭不久就和三公主处熟了,两人常在一块谈今论古。

8、槐,三公之位也,华而不实,萎落之象。

9、完善会议、培训、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压缩“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建立健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制度。

10、一国三公,谁都来罚款,谁都不解决问题。

11、如果你的父亲,连这点小小的侮辱都不能容忍的话,他就不配位列三公,受到三代帝王的宠信。

12、无疑治“三公”浪费的号角已吹响,我们有理由期待将减缩下来的这笔巨款尽快去填补养老金不公的那条沟壑。

13、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

14、虽然坐上了三公的位子,但张温依然敬小慎微,毕竟说穿了着三公的位置,就是为皇帝做错事情轮流背黑锅的人而已,如今能在这个位置上坐上半年他已经十分知足了。

15、羞答答的“三公支出”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温室下生长的,难免“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也不是不可理解。

16、余谓惠有时似夷,亦有时似孔子,直道事人济事之念也,三公不易其介,石之贞也。

17、愿君侯裒多益寡,非礼勿履,然后三公可至,青蝇可驱也。

18、为了获得好一点的评价,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州府小吏,无一不对许氏兄弟尤其是许劭毕恭毕敬。

19、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20、国王膝下有三个女儿,老大老二喜欢打扮玩乐,惟有三公主勤俭朴实、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