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ǔ rèn
注音ㄐ一ㄡˇ ㄖㄣˋ
⒈ 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
⒈ 六十三尺。一说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极高或极深。
引《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孔 传:“八尺曰仞。”
陆德明 释文:“七尺曰仞,一云八尺曰仞。”
《孟子·尽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赵岐 注:“軔,八尺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没地无慙,顾九仞之深可匿。”
宋 叶适 《何伦秀才亲丧不能举》诗:“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郭沫若 《谢陈代新》:“说了一句外行话,敌对者会推翻你九仞的高山。”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2、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3、十年寒窗为山已九仞岂能功亏一篑,三载勤学贮才方七斗还须鸡鸣五更。
4、建一座山建到九仞高的时候停止了,只差最后一筐没有完成,比喻功败垂成。
5、为山九仞,岂能功亏一篑。
6、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7、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