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rán

实然


拼音shí rán
注音ㄕˊ ㄖㄢˊ

繁体實然

实然

词语解释

实然[ shí rán ]

⒈  确实这样。

⒉  确实。

引证解释

⒈  确实这样。

《汉书·杨恽传》:“县官实然, 盖司隶、韩冯翊 皆尽力吏也,俱坐事诛。”
《朱子语类》卷六九:“吾心以为实然,从此做去,即是进德修辞处。”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天将又蘸着酒在桌上写出 秀童 二字;又向空中指画,详其字势,亦此二字。 金满 以为实然,更无疑矣。”

⒉  确实。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我是 李存信,他是 康君立 ;两个真油嘴,实然是一对。”
《三侠五义》第七八回:“﹝ 白玉堂 ﹞暗想:‘ 北侠 的本领,那一番和靄气度,实然别人不能的。’”

分字解释


※ "实然"的意思解释、实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四部分是实然的研究。

2、实然想到,如果谢顿真的不想让世人知道第二基地的存在,那为什么还要在会议中提及它呢,说两个基地分别位于银河的两端,并且在在第二次影像中向基地强调了要考虑第二基地的存在呢?难道两个基地之间的斗争也是再谢顿计划的一部分,再往前想,将整个计划打乱的骡的出现也是在计划之中的吗。

3、习俗社会是由实然的法律规则来主导运行的。

4、我国行政诉讼目的的实然状况是保护与监督双重目的。

5、本文从读者应然、法定、实然权利等较新视角,对读者权利走向进行法理分析,以期丰富图书馆学对读者权利的研究。

6、实然她觉得有人碰了碰她的胳膊来唤起她的注意.

7、关涉人生幸福是教育的实然目的,历史事实与逻辑分析都证明了这一点。

8、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即“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的提出。

9、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造 句网),即“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的提出。

10、构建先进文化体系的关键是搞清楚先进文化的实然语境、面临矛盾和发展趋势。

11、法的本质既是应然的,又是实然的。

12、第二部门结合访谈调查现实生涯中研讨生角色模糊的实然状况。

13、它们之间是一种本然、实然和应然相统一的动态关系。

14、人权具有应然与实然的双重属性,人权也包括应然的人权理想与实然的人权状况两个方面的内容。

15、我拒绝接受所谓反映人类现实状况的‘实然’(isness)使其无法从道义上达到永远需要面对的终极‘应然’(oughtness)。

16、娜奥米实然访问了她在伦敦的母校。

17、第三章以广州大学城为个案,对大学城文化建设的实然进行考量;

18、读者权利的实现受制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所以公民阅读的应然权利不等同于实然权利。

19、尽管存在真实的威胁,然而不分青红皂白,都将安全置于自由之上的做法,将会让文明世界混淆实然和应然之意义所在。

20、第二部分主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师道尊严”应然地位与实然境遇的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