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bù chóng ròu
注音ㄕˊ ㄅㄨˋ ㄔㄨㄥˊ ㄖㄡˋ
成语解释
食不重肉
词性成语
⒈ 见“食不兼肉”。
⒈ 见“食不兼肉”。
⒈ 饮食不用两种肉味。形容生活俭朴。也作「食不异肉」。
引《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传》:「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
1、春秋时齐国名相晏婴,其睿智善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其“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的廉政行为,亦对当时的齐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2、汉文帝自奉俭约,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却轻徭薄赋,这是真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