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


拼音qū lì
注音ㄑㄨ ㄌ一ˋ

繁体趨利

趋利

词语解释

趋利[ qū lì ]

⒈  亦作“趍利”。

⒉  追求财利。

⒊  泛指求利、逐利。

⒋  求胜;取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趍利”。

⒉  追求财利。

《晏子春秋·问上二一》:“恡乎财,薄乎施,覩贫穷若不识,趋利若不及。”
《史记·货殖列传》:“及其衰,好贾趋利,甚於 周 人。”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商人,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

⒊  泛指求利、逐利。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凡人所以肯赴死亡而不辞者,非为趋利,则因以避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无忠信之纯固,背恩养而趋利者,叛人也。”
《新唐书·李宗闵传》:“德裕 曰:‘今中朝半为党人,虽后来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陛下能用中立无私者,党与破矣。’”

⒋  求胜;取胜。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輜重多,难以趋利。”
宋 陈亮 《酌古论·孙权》:“曹公 并 荆州 之众,东向俱下,而轻骑兼进,千里趍利,復与 吴 争长於舟楫之间,此其势易拒也。”
明 王玉峰 《焚香记·传笺》:“吾闻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

国语辞典

趋利[ qū lì ]

⒈  急于图利。

汉·王充《论衡·齐世》:「今世趋利苟生,弃义妄得。」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这事不过是名利二者。小弟一不肯自己坏了名,自认做趋利。」

分字解释


※ "趋利"的意思解释、趋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有句话叫做趋利避害,如果有件事让你烦恼了,离他远远地就好了,有人让你烦恼了,也离他远远地就好了。唐七公子

2、第三,加强引导,趋利避害,把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3、在论述道德的三原则时,弗洛伊德涉及了人的本性问题,指出人的本性有趋乐避苦、趋利避害、利己排他的规定性。

4、如何克服困难,趋利避害,办出高职教学特色,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探索。

5、人一到岁数,绝对开始两级分化,有的老而弥坚有的越发没心没肺,但是很显然,这种后青春期型缺心眼与原发性的还是有所区别的,可以概括为混沌的自发的趋利避害。

6、所有的生物都有一种天性,趋利避害,就像在盐浓度高的水滴中的微生物会自动游向盐浓度低的水滴中去一样,没有人会爱上麻烦的。

7、事实上,焦虑是一种天然的预警系统,它帮助我们趋利避害;

8、《我们为什么会犯错》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大脑缺陷,还有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趋利避害的能力是多么惊人的弱小。

9、第二方面就是从边沁的“趋利避害”的功利主义原理进行分析。

10、医本期于济世,能治则治之,不必存贪得之心。近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医之一途。于是朋党角立,趋利若骛。入主出奴,各成门户。

11、人类文明正是在不断趋利避害、兴利除害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2、没想到,天人之间,也是这种声势浩大,装腔作势,趋利避害的俗心。

13、《汉书·地理志下》在分析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时指出,“周地”风习,有“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的特点。

14、为此,要防微虑远,趋利避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15、人们在行动过程中,都会注意自己的利益,都是按照趋利避害的行为原则行事的。

16、配伍是方剂的灵魂,复方中的配伍组合从总体上都实现了趋利避害,从而确保方剂增效减毒的总体目标。

17、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共性,可大家都追求这样一个过程,最终就会挤在低处,像蛆一样熙熙攘攘…王小波

18、制度选择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质量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为投资者导航引向、趋利避害。

19、抓住机遇扩大开放、适度保护趋利避害是中国经济的客观选择。

20、上司是一种趋利动物,他们只会围着自己的职场利益打转,任何损害到自己利益的事情都将杜绝,任何能得到利益的事情都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