腠理

词语解释
腠理[ còu lǐ ]
⒈ 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例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英the natural fibre line of meat;
⒉ 写作中的思路。
英the thread of thought in writing;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和皮肤、肌肉的纹理。为渗泄及气血流通灌注之处。
引《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晋 左思 《魏都赋》:“膳夫有官,药剂有司,肴醳顺时,腠理则治。”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郑前》:“治平 中, 武昌县 令 郑前,尝觉腠理不寧。”
清 黄景仁 《浴汤池》诗:“腠理觉竖奔,膏肓拟丁凿。”
⒉ 泛指条理或途径。
引《吕氏春秋·先己》:“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及下,层崖悬级,一时不得腠理,攀掛甚久。”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至诚凝固腠理微,承蜩解牛本一致。”
国语辞典
腠理[ còu lǐ ]
⒈ 肌肉的纹理。
引《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有的说是感冒了风寒,入于腠理,一时不能驱遣。」
分字解释
※ "腠理"的意思解释、腠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现在越往山上走,越能明显地感觉到空气变得凉爽起来,那种凉爽有些非同寻常,带着些阴森森的气息,很轻易地投入人的肌肤腠理。
2、有不少人认为半知先生的书法很“新”、很“怪”,其实,这只不过是皮相之谈,未深究其书腠理。
3、经脉不通,淤血阻断,疾尚在腠理,如不及时诊治,恐生骨痹。
4、美白防晒修护隔离霜包含神经酰胺5,刺激或加剧类脂的合成来强化腠理的功能。
5、即外感风邪最容易伤及人体的阳经和肌表,使阳维脉对气血调节失控,所主体表的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恶风寒、汗出、头痛等症;皮毛腠理郁闭而发热。
6、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黄帝
7、疾病在皮肤腠理,我能用汤剂、药熨治好;疾病在血脉中,用针刺和砭石可治好;疾病在肠胃中,药酒能治好;现在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
8、方俟坐镇雅俗,表率庶官,颐养或乖,腠理生疾,屡陈章疏,乞遂退闲。
9、结合现代科学对人体微观病理的认识,发挥金匮对“腠理”的认识,阐述其生理、病理和在中医微观辨证中的趋势,完善中医辨证体系。
10、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11、其中,汗法就是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吐法,则是运用具有催吐的方式治疗;而下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通便、排泄的方式祛除实邪。
12、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13、运用圣伯夫式方法时,普鲁斯特得到了深入腠理的结果,而怀特只停留在浅层。
14、中医认为,妇女分娩后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若不慎遭风寒入侵,或过度劳累,会引发“月子病”。
15、肺主皮毛,是指肺脏通过它的宣发作用把水谷精微输布于皮毛,以滋养周身皮肤、毛发、肌肉,其中宣发到体表的卫气发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
16、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17、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18、他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
19、腠理指皮肤、肌肉的纹理,以及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
20、这便是体魄‘疾在腠理’之兆,我且问你,你的大腿内侧,腋下,是否每到夜里奇痒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