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

大分


拼音dà fēn
注音ㄉㄚˋ ㄈㄣ

大分

词语解释

大分[ dà fēn ]

⒈  大体,大致。

⒉  大要。

⒊  名分;本分。多用于君臣之间。

⒋  大限;寿数。

⒌  情分。

⒍  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引证解释

⒈  大体,大致。

《荀子·荣辱》:“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於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杨倞 注:“其中虽未必皆然,然其大分如此矣。”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北方流势,本臃肿也,削而礱之,大分不出 后汉。”

⒉  大要。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故略表举大分,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

⒊  名分;本分。多用于君臣之间。

《新唐书·刘澭传》:“始事 朱滔,常陈君臣大分,裁抑其凶。”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繫狱》:“事君的忠义先,人臣大分敢有愆。”

⒋  大限;寿数。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北史·魏收传》:“死生大分,含气所同。”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夫生死者,人之大分,如来尚所未免。”

⒌  情分。

《文选·卢谌<答魏子悌>》:“倾盖虽终朝,大分迈畴昔。”
李善 注:“李固 《与宾卿书》:‘开廓大分,绸繆恩信。’”

⒍  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英烈传》第六回:“只説前面有一个人被人打死了,那兇手逃走了。

太祖 心下思量:‘大分是母舅做出这事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这里哨子每极多,大分是我每有些家私,假装做 刘安住 来冒认的。”

国语辞典

大分[ dà fèn ]

⒈  岁数、年寿。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纪》:「存亡大分,无可奈何。」

⒉  大纲。

《荀子·劝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⒊  交谊。

晋·卢谌〈答魏子悌〉诗:「倾盖虽终朝,大分迈畴昔。」

⒋  多半。

《董西厢·卷八》:「只争一脚地,大分与那畜生效了连理。」
《豆棚闲话·第一则》:「大分爱丈夫的少,妒丈夫的多。」

德语Oita

分字解释


※ "大分"的意思解释、大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大分县的野营区中集结了50名新生,大家一起搭帐篷,一起同甘共苦,还用绑在树上的绳子进行互相吊起的游戏。

2、该制剂适用药物范围广,尤其适合两亲性差或生物大分子药物。

3、蛋白质是两亲大分子,对材料表面具有亲和性,易被吸附并污染材料。

4、古往今来,正邪难辨,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人心莫测,利字当头,而今天下大分,道家、佛门、魔道、冥教因一个机会大肆兴起。

5、高含量大分子糊精和淀粉是引起啤酒后期浑浊的主要原因。

6、本文介绍了一种双偏光大分束角输出的晶体偏光棱镜的设计方法。

7、描述:石爪山上的至高点是石爪峰,这个山峰在大分裂时期的数次喷发中已经变得中空了。

8、结果:羚羊角塞水提液主要可分离成大分子蛋白质和小分子肽、氨基酸成分。

9、在这里,水解作用把大豆蛋白大分子碎解为几种基本的氨基酸,比如谷氨酸。

10、研究发现,某些氧化剂、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和重金属盐类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化学抛光质量。

11、但是对于原始大分子却是在沸点附近容易复制。

12、半透膜不允许胶体大分子通过,但是晶体和水可以自由通透.

13、通过大分子反应,合成了一类主链带羧基、磺酸基,支链带聚氧乙烯基醚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14、蛋白质是复杂的大分子,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组成.

15、据悉,目前本次地震尚未造成房屋受损,但大分県臼杵市的一名52岁女性在地震时因跌倒而受伤。

16、由于载体的立体位阻的关系,大分子化合物不能接触到配基.

17、2001年,大林与妻子一起去大分县臼杵市旅游之际,对该市所保留的充满江户时代氛围的古建筑非常感动。

18、可有效地截留病毒、热源、蛋白质和有机大分子。

19、溶体包含各种,能够分解像核酸、蛋白质和多醣等大分子。

20、磨耗不仅会导致高分子链的断裂,而且可能会发生链转移反应和大分子自由基的异构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