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子

词语解释
拨子[ bō zi ]
⒈ 用来弹拨拨弦乐器(如里拉琴,曼多林)的小薄片。
例沉吟放拨插弦中。——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plectrum;
引证解释
⒈ 弹奏弦乐器的用具。
引《诗刊》1978年第2期:“垅垅金麦像琴弦,弹琴拨子是银镰。”
⒉ 高拨子的简称。徽剧主要曲调之一。京剧也用高拨子。
例如:拨子倒板。
⒊ 量词。群,批。
引《老残游记》第四回:“已经四五拨子马来催过了。”
国语辞典
拨子[ bō zi ]
⒈ 用以拨弹弦乐器,使其发声的小甲片。多用于琵琶和三弦、阮、吉他等。
⒉ 批。
例如:「调度人马,分五六拨子往目标出发。」
分字解释
※ "拨子"的意思解释、拨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老丝弦单唱、对唱均以八句为循环段,有起腔、青芽、鸡罩窝、山坡羊、三调弦、抱青羊、拨子、哭调等多种曲调。
2、当年,以梅兰芳先生为首的四大名旦在各自的剧目中都没有安排过“高拨子”,主要是嫌其高亢太过。
3、吹腔、拨子剧目有《千里驹》、《双合印》、《凤凰山》、《淤泥河》等;
4、弹奏时,用拨子拨动琴弦,辅之于指力轻重而发出清脆响亮的装饰音和滑音。
5、三拨子钦差,就是这个太监态度最随和了,当然,不是他随和,是上面的风向。
6、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
7、从永宁奔南口,不能从十三陵这面儿走,要从永宁奔延庆,再从延庆奔西拨子再奔岔道城翻过八达岭走四十里关沟就能到南口。
8、“出征”一场程韵十足的“高拨子”唱段,引得现场戏迷大声叫好。
9、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10、婺剧拨子腔的六种板式,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经数代、多人的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
11、中国琵琶用玳瑁壳制成的人造指甲戴在五指上弹奏,日本琵琶则借助于扇状的拨子。
12、再如“出征”一场那段程味十足的“高拨子”唱腔,则是作为全剧积蓄后的一次融梅、程、尚于一体的亦文亦武酣畅淋漓的总爆发。
13、剧中,无论是甜美的“南梆子”,激越的“高拨子”,她都演绎得恰如其分,惟妙惟肖。
14、“出征”一场中还新增了程韵十足的“高拨子”唱段,声韵之美,绕梁三日。
15、还有一拨子*访的,他们198*年,桃花镇煤矿的职工,小煤矿取消后,他们回家务农,但每人还有一年的工资没有发,一直到现在。
16、鸟笼子与高拨子提起小生挑大梁的戏,马上会想起英武的周瑜和罗成、文雅的周仁和梁山伯,那都是极美的舞台形象。
17、以皮黄腔为主,同时兼具哭头、高拨子、四平调、南梆子、娃娃调等,这才最终形成了京剧。
18、在声腔设计方面,剧中韩玉娘离开尼姑庵逃难一段,则用了梅兰芳在所有剧目中未用过的“高拨子”曲牌,载歌载舞,入情入理。
19、整台戏有120多句唱,包括多种西皮、二簧的主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等,万晓慧都较好地演唱下来,唱腔极具张力,贴合人物心境。
20、霜儿不适油烟之味,我便制精钢双拨子,揉以家传技击之法,传于她,平日里削面亦可练功。
相关词语
- bō pēi拨醅
- bō diào拨调
- biāo bō标拨
- bō chuán拨船
- bō luàn拨乱
- chì bō赤拨
- bō nòng拨弄
- bō làng拨浪
- bō zhì拨置
- bō qí拨畦
- huà bō划拨
- bō tǎ拨獭
- gēn bō根拨
- bō gōng拨弓
- bō zhèng拨正
- bō lā拨拉
- guān bō关拨
- bō lú拨炉
- bō qiǎn拨遣
- bī bō逼拨
- bèi zǐ辈子
- gùn zi棍子
- bào zǐ豹子
- diào zi调子
- māng zǐ牤子
- diǎn zǐ点子
- biàn zǐ辫子
- dài zǐ带子
- duàn zǐ段子
- dèng zǐ凳子
- āi zǐ哀子
- fǎ zǐ法子
- fèn zǐ份子
- guāng zǐ光子
- jiāo zǐ rú shā zǐ娇子如杀子
- fáng zǐ房子
- guā zǐ瓜子
- ěr zǐ耳子
- zǐ náng bāo zi子囊孢子
- chuí zǐ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