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shāo

火烧


拼音huǒ shāo
注音ㄏㄨㄛˇ ㄕㄠ

繁体火燒
词性名词 动词

火烧

词语解释

火烧[ huǒ shāo ]

⒈  表面没有芝麻的烧饼。

baked wheaten cake;

引证解释

⒈  着火,失火。

《说岳全传》第六五回:“那 秦檜 在睡梦之中,听得火烧,惊醒起来。”

⒉  指野火。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復没。”
《朱子语类》卷一三〇:“那人三四月只喫火烧之类,此人半日不食便软了。”
《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你大家赶温麵,烙火烧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伕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有火烧……摆了半桌子。”

⒊  一种烤饼。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復没。”
《朱子语类》卷一三〇:“那人三四月只喫火烧之类,此人半日不食便软了。”
《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你大家赶温麵,烙火烧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伕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有火烧……摆了半桌子。”

国语辞典

火烧[ huǒ shāo ]

⒈  火热。比喻温度非常高。

《红楼梦·第五二回》:「忙又向炉上将手烘暖,伸进被去摸了一摸,身上也是火烧。」

火烧[ huǒ shao ]

⒈  一种以面粉加水做成在火上烤熟,饼上没有芝麻的饼。

《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连忙打肉杀鸡,沽酒做菜,定蒸饼,买火烧。」

分字解释


※ "火烧"的意思解释、火烧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举例说,目前市场上有种“火烧板”——经过火烧处理后的石材表面密布坑洼,行人走在上面的摩擦力较大,防滑效果很好。

2、有时火烧到地表,就产生了团团白烟。

3、迪克用拨火棒捅煤块,使火烧得很旺.

4、看“驴肉火烧”的两个版本。

5、押沙龙的仆人就去放火烧了那田。

6、再加上些木柴,让咱们把火烧得旺旺的。

7、其主要原料是猪肠、猪肺和干豆腐,用大锅卤制,一般要在清早就开始“卤煮”,快到中午吃饭时间,加入戗面做的火烧,待到火烧变软,即可食用。

8、于是非利士人上去,用火烧了妇人和她的父亲。

9、火烧堰巷成“碧翠廊”隔年回家找不到路了。

10、孩子走丢了,全家人急得火烧火燎。

11、是谁放火烧那房子的呢?

12、绿岛远远望去像是一颗翠绿的海上明珠,可是台风一过,草木凋零,远远看上去就像被火烧过一样,所以也叫火烧岛。

13、只有诸葛亮才喜欢玩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连他自己都说干这些缺德事会折寿。

14、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施耐庵

15、白下区商务局相关人士表示,在科巷菜场等农贸市场的改造中,白下区要求菜场的地面统一用火烧板铺设,火烧板一方面能够保持地面的干燥,另一方面能防滑。

16、驴肉火烧,是保定的著名小吃,历史悠久。

17、按以前的老办法,拌以桐油火烧

18、谁人放火烧超市的人已经被捉住了。

19、万一马拉放火烧了房子。

20、她那红晕的脸,好像一团团火烧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