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ù zuò
注音ㄙㄨˋ ㄗㄨㄛˋ
繁体肅坐
⒈ 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⒈ 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引汉 贾谊 《新书·容经》:“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俯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
⒈ 端坐。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
1、他一口气跑到一桌前,只见一人,堂堂肃坐,双眉如刀,虬髯满脸,神目如电,背后刀鞘,高于头顶近半尺,眼见周围大乱,却纹风不动。
2、蹲踞、箕踞,或安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等,古人“坐”的姿势可谓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