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àn xué
注音ㄅ一ㄢˋ ㄒㄩㄝˊ
繁体辯學
⒈ 关于研究辩论的学问。逻辑学的旧称。
⒈ 富于才学而又善辩。
引《梁书·王锡传》:“善明 负其才气,酒酣谓 异 曰:‘南国辩学如中书者几人?’ 异 对曰:‘ 异 所以得接宾宴者,乃分职是司。二国通和,所敦亲好;若以才辩相尚,则不容见使。’”
⒉ “逻辑学”的旧译。也有人称 中国 古代逻辑学为“辩学”。
⒊ 关于研究辩论的学问。
1、通过中国古代名辩学研究,把中国古代逻辑放到中国古代特有历史文化氛围之中,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2、墨经逻辑是指后期墨家所阐述的名辩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系统的逻辑学说,标志着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的理论高度。
3、荀子的名实观主要是对孔子正名主义的继承,同时也受到名辩学派的影响。
4、现代学术的发展为解讀先秦名辩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工具。
5、先秦时期是辩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尤以后期墨家的“辩有胜”为主要代表。
6、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代的名辩学不同于西方的逻辑学理论。
7、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代的名辩学不同于西方的邏辑学理論。
8、在保证论证有效性上,因明与名辩学具有共性,这是它们同属于思维工具学科的前提。
9、19世纪以来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比照西方逻辑,仅仅将先秦的名辩学看成是中国逻辑史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