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ūn shí yǎng huì
注音ㄗㄨㄣ ㄕˊ 一ㄤˇ ㄏㄨㄟˋ
成语解释
遵时养晦
繁体遵時養晦
词性成语
⒈ 同“遵养时晦”。
⒈ 同“遵养时晦”。
引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昨差官自 思明州 回,始知主上移蹕 金门 之信。当此 汉 厄未回,即遵时养晦,尚无其地,是臣所为日夕徬徨者也。”
章炳麟 《致伯中书》之四:“僕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
⒈ 暂时退隐,以等待时机。明·汤显祖〈答王宇泰太史〉:「门下且宜遵时养晦,以存其真。」也作「遵养时晦」。
1、遵时养晦寻常事,鸿志宁容燕雀猜。
2、太阳既没,天地黑暗,前途莫测,喻君子处艰难之中,既要守正不阿,又要遵时养晦,所以卦名曰明夷。
3、如上霸主都通过自己的营销策略遵时养晦,远见卓识,广思集意而最终分的天下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