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应声虫应声虫的意思
yìngshēngchóng

应声虫


拼音yìng shēng chóng
注音一ㄥˋ ㄕㄥ ㄔㄨㄥˊ

成语解释 应声虫

繁体應聲蟲
词性名词

应声虫

词语解释

应声虫[ yìng shēng chóng ]

⒈  传说唐·宋时有人患怪病,腹内生虫;人说话,虫即小声应之,是为应声虫。比喻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传说 唐 宋 时有人患怪病,腹内生虫;人说话,虫即小声应之,是为应声虫。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等亦记载此事。最早的记载见于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与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但未提及应声虫。参见“应病”。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余友 刘伯时,尝见 淮西 士人 杨勔,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輒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有道士见之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所不应者,当取服之。’ 勔 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

⒉  比喻自己无主见,只知随声附和的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杨用修 笑今之儒者,皆 宋 儒之应声虫。吾以为 孔颖达,真 郑康成 之应声虫也。”
沙汀 《困兽记》十五:“只有 吕康 一点不肯让步,申言他要坚持他的意见到底,不愿做应声虫。”

国语辞典

应声虫[ yìng shēng chóng ]

⒈  随声答和的昆虫。本指唐代洛州人士所得的怪病,每发言则喉中有回应之声。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后比喻胸无定见,随声附和的人。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非文事》:「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

分字解释


※ "应声虫"的意思解释、应声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小张一直都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是个应声虫.

2、安格斯总是同意他老板的意见。他就是个应声虫

3、虽然外朝三公参录尚书事,政亦自尚书出,可是他们充当的也不过是梁氏的应声虫、传声筒及具体执行罢了。

4、因为他是个应声虫,老板说的话他都附和.

5、你在《向上爬》里面遇到的这种冷酷,愤世疾俗,控制人的巫婆的应声虫

6、我不想只是是个应声虫,我想说出我真实的想法。

7、应声虫,《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8、他现在已经完全恢复了常态,可以做他女婿的应声虫了.

9、这种寄生虫也叫应声虫,居于人腹,每当宿主说话,应声虫就在腹中做出回应,在你们中国的《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都有记载。

10、小张一直都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是个应声虫

11、南希仅仅是像她丈夫的—个应声虫,她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观点。

12、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媒体几乎都堕落成了奥巴马竞选活动的应声虫了。

13、厂长负责制变成了个人*制,party群组织成了厂长的应声虫,工会成了“工贼”,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话语权被剥夺。

14、他是主人的应声虫

15、他是老闆的宠爱,因为他是应声虫

16、我不要再做拿钱任你使唤的应声虫

17、他是老板的宠爱,因为他是应声虫

18、她没有主见,只是她丈夫的应声虫

19、公司很容易陷入一种“应声虫式”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当员工感觉工作缺乏安全感的时候。

20、社会必须使自身显然是对所有为自己的国家利益冠军者,投机者和外国列强应声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