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àntán

乱弹


拼音luàn tán
注音ㄌㄨㄢˋ ㄊㄢˊ

繁体亂彈

乱弹

词语解释

乱弹[ luàn tán ]

⒈  戏曲名词。自明至清初,陕西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拨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

⒉  戏曲名词。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对昆腔以外各剧种的统称。

⒊  戏曲名词。指京剧。

⒋  乱说,胡扯。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名词。自 明 至 清 初, 陕西 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拨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后亦以此称梆子腔系统的戏曲。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秦 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

⒉  戏曲名词。 清 代 乾隆、嘉庆 年间对昆腔以外各剧种的统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两 淮 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 崑山 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⒊  戏曲名词。指京剧。

瞿秋白 《乱弹·乱弹(代序)》:“在 同 光 之世,我们就渐渐、渐渐的听着那昆曲的笙笛声离得远了……而‘不登大雅之堂的’乱弹--皮黄,居然登了大雅之堂。”

⒋  乱说,胡扯。

瞿秋白 《乱弹·乱弹(代序)》:“于是乎,咱们不肖的下等人重新再乱弹起来,这虽然不是机关枪的乱弹,却至少是反抗束缚的乱谈。”

国语辞典

乱弹[ luàn tán ]

⒈  清代中叶对当时兴起的各种地方戏曲的泛称,寓有贬意。以多种乐器合奏,纷杂嚣乱。剧词和音乐通俗易解,受众多人民的喜爱。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即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⒉  梆子腔系统的戏曲。明至清初,陕西地方戏梆子腔(秦腔)​因用弹拔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

⒊  台湾北管戏的俗称。参见「北管戏」条。

分字解释


※ "乱弹"的意思解释、乱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乱弹琴!你们卫生队最好不来开这个玩笑.

2、并且它也不会像别的跑步腰带或者水化带那样往上缩或者上下乱弹

3、饶河班以景德镇、波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高腔剧目,艺术风格古朴、粗犷;广信班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无高腔,其乱弹唱腔则较婉转流利。

4、生活中的感动,每个人的表现方式不同。我很高兴我可以用音乐用文字或用图像诉说,胡乱弹著琴,就忘记原来要录音的目的。心灵都跑到琴键和喉头,意外悠闲的下午,我学会多一点体会。吴青峰

5、有*弯电视节目乱弹,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其一是见不到有卖,其二是成了奢侈品消费不起。

6、通常只是乱弹一气,很快就没兴趣了。

7、谁在砰砰地乱弹钢琴?

8、“咱们乱弹戏最大的特点是真声咬字假声托腔,特别是旦角,它是真声咬字,最后发出吼的声音。

9、而不登大雅之堂的乱弹皮簧,居然登了大雅之堂。

10、吸烟有害健康。提倡不吸烟,少吸烟,严禁躺在床铺上吸烟,严禁乱扔烟蒂、乱弹烟灰。

11、刘青鱼回过味来,不禁掩不住地喜上眉梢,嘴上却不怠慢,懒洋洋训斥道:乱弹琴!杨樱木同学,我看你的脑子是真得有坑。

12、据了解,温州在册的京剧戏班11家,瓯剧、乱弹、越剧等地方戏52家,如包括不在册的那就上百计。

13、剧种有睦剧、浦江乱弹戏、扽腔、茂腔、五音戏等。

14、我希望他不要将烟灰往地毯上乱弹

15、昆剧的衰落也需要从昆剧自身寻找原因,而不应简单归因于乱弹的强盛。

16、那男孩根本不爱好音乐,所以他常在钢琴上乱弹一气。

17、南岩乱弹音乐的用律,采用“纯律”,其唱腔与伴奏采用“支声复调”的多声部音乐表现形式。

18、3个头发蓬乱的男人没腔没调地乱弹着吉他。

19、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背景,今天来看台州乱弹的绝地重生,有一种悲壮意味。

20、例如,拿一个简单的和弦:一个音符的组合物来进行乱打,乱弹,乱拉或乱砍来找一个确定的能表现思想状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