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hè gē
注音ㄒ一ㄤ ㄏㄜˋ ㄍㄜ
⒈ 古歌名。
⒈ 古歌名。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
引《宋书·乐志三》:“《相和》, 汉 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⒈ 乐曲名。为两汉及魏晋对民间歌曲作艺术加工所形成的歌舞、大曲等音乐的总称。最初不用任何伴唱、伴奏,后一人唱,三人和,也有以乐器与歌曲相和的。伴奏的乐器除歌者所执的节鼓外,常用的有琴、瑟、琵琶、笛、筝、笙等。
1、演出曲目一共七首,分别是《相和歌·子吟》、《上邪》、《墨香》、《茶香》、《古琴·鸥鹭忘机》《虞美人》、《礼》。
2、从这一角度,对相和歌辞的艺术特质、艺术构成及其成因进行了新的总结与分析。
3、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的俗乐,是相和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4、相和歌辞初为乐府相和歌艺术的表演文本,兴盛于汉、魏,后为历代文人拟作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