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济

词语解释
康济[ kāng jì ]
⒈ 安抚救助。
⒉ 指安民济世。
⒊ 保养。
引证解释
⒈ 安抚救助。
引《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
清 赵翼 《奉命出守镇安》诗:“多少苍生待康济,始怜试手乏牛刀。”
⒉ 指安民济世。
引《北齐书·武帝纪》:“君有康济才,终不徒然。”
⒊ 保养。
引宋 苏轼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诗:“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宋 李光 《与赵元镇书》:“有病固当攻以药石,然不若调饮食,使日中二餐如意,乃康济上策也。”
国语辞典
康济[ kāng jì ]
⒈ 安民济众。
引《书经·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
《晋书·卷三·武帝纪》:「兢兢祗畏,惧无以康济寓内。」
分字解释
※ "康济"的意思解释、康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萨镇冰当时为康济舰管带)守在旁边,又让他喝了一些大烟,这才咽气。
2、甲午战后,北洋只剩了一艘被拆下武器的康济号练习舰[造 句网]。
3、逮至末年,渐用宽典,知用兵之频并,悯黎民之劳苦,盖有意于康济矣。
4、为加强威海卫港的防卫,丁汝昌调萨镇冰率“康济”30名水手守卫南口日岛炮台。
5、七年(1881年),被直隶总督李鸿章调往北洋,任“镇中”炮舰管带,次年调任“康济”舰管带。
6、甲午战争中,当水陆军一一败退,唯他指挥的“康济”号水手坚守南口岛10日,血溅征衣,奉命才撤退。
7、甲午战败后,被清廷任命为水师统领,和“康济”舰管带萨镇冰一起担当起重整海军的重任,于1905年5月在*理南北洋海军任内去世。
8、伊东沉思良久,始答应将康济舰仍归中国,用以载送丁汝昌灵柩,海陆将弁及洋员一便乘之去烟台。
9、甲午战后,北洋只剩了一艘被拆下武器的康济号练习舰。
10、如前所述,到6月底,北洋海军已有7艘军舰先后赴朝鲜仁川、牙山驻防,另有“康济”号练习舰前往接应。
11、下午3点,在凄风冷雨中,丁汝昌等六人的灵柩被抬上已经拆下武器的“康济”号军舰。
12、十六年(1890年)学成回国,入北洋海军供职,历任“康济”号练习舰三副、“超勇”号巡洋舰二副、“镇边”炮舰管带,署理后军前营都司。
13、4时左右,“康济”舰拉响了汽笛,起航驶离刘公岛。
14、悲哀的汽笛声划过海空,康济号缓缓驶出威海港,消失在雨雾之中。
15、此外超勇、扬威两船,均系旧式;四镇蚊炮船,仅系守口;威远、康济、敏捷三船,专备教练学生;利运一船专备转运粮械。
16、性天澄彻,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演偈淡禅,总是播弄精魄。
17、原‘康济’管带萨镇冰、原‘平远’管带李和分别任‘海筹’、‘海琛’管带,原广丙。
18、4点,“康济”舰拉响了汽笛,起航驶离刘公岛。
相关词语
- níng kāng宁康
- kāng jiàn康健
- dà kāng大康
- lì kāng丽康
- hán kāng韩康
- kāng zhuāng康庄
- dù kāng杜康
- kāng lè康乐
- xià kāng夏康
- kāng shí康时
- dāng kāng当康
- kāng tú康涂
- zài kāng再康
- kāng hóu康侯
- kāng jiù康救
- kāng ān康安
- kāng shēng康生
- kāng kuí康逵
- kāng shèng康胜
- sān kāng三康
- jié jì杰济
- jǐ chǔ济楚
- jì qiāng济跄
- jì dù济度
- bá jì拔济
- jiē jì接济
- huī jì恢济
- jǐ jǐ qiāng qiāng济济锵锵
- jǐ jǐ qiāng qiāng济济跄跄
- jì dài济代
- jì è济恶
- jīn jì津济
- jì shēn济身
- fēi jì斐济
- jì bá济拔
- jì jì yì yì济济翼翼
- jǐ nán济南
- gù jì固济
- jì chéng济成
- cún jì存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