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


拼音bā yú
注音ㄅㄚ ㄩˊ

巴渝

词语解释

巴渝[ bā yú ]

⒈  巴渝,蜀古地名。用以借指巴渝舞。

⒉  古曲调名。即巴渝歌。

引证解释

⒈  巴 渝,蜀 古地名。用以借指巴渝舞。参见“巴渝舞”。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巴 渝 宋 蔡,淮南 《干遮》, 文成、颠 歌,族居递奏,金鼓迭起,鏗鎗闛鞈,洞心骇耳。”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巴俞”。 颜师古 注:“巴 俞 之人刚勇好舞,初 高祖 用之,克平 三秦,美其功力,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

⒉  古曲调名。即巴渝歌。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繻。”
宋 王灼 《碧鸡漫志》:“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巴渝》、《白苧》、《子夜》、《团扇》……等六十三曲。”

分字解释


※ "巴渝"的意思解释、巴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考见这些文存,可见其与史统内容相异的文化特征,但这种相异正是巴渝文化把秦良玉作为巾帼英雄进行的认同与变异。

2、《巴渝风》是重庆民乐团精心编排,展现巴渝本土音乐风格和民俗风情的音乐会,有《峡江三奇》、《红岩颂》、《花好月圆》等节目。

3、重庆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唐肇新表示,晏济元美术馆、巴渝文化会馆等实力机构纷纷加入,目前参与的人群越来越多,都是明年书画市场乐观发展的基础。

4、古代巴人战前必跳的“巴渝舞”,就是艺术化了的军事格斗技术,是武术从纯军事技术中脱颖而出的先声,也是后来巴渝武术的雏形。

5、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对巴渝武术文化进行了研究。

6、传说汉高祖立国后,为保持臣子们的战争意识,在宫廷内时常表演巴人临阵战前鼓舞士气之舞,名为"巴渝舞"。

7、《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故为古代一种战舞。

8、《巴渝舞》和《竹枝歌》是賨人文化的代表作,这种瑰丽的艺术形式在千年宕渠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9、巴渝婚俗作为巴渝地区的日常性存在,是解读巴渝人文内涵的一把钥匙。

10、3个马来西亚留学生,要穿上虎皮裙,拿着长竹竿,脸上涂满油彩在磁器口庙会上为重庆人表演巴渝舞,现在,3个“老外”正在古镇抓紧时间训练。

11、故巴渝文存中的秦良玉是巴渝英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12、因此阆中保留了许多原始的春节样本,诸如全国罕见的亮花鞋、春倌说春、张飞巡城、提灯会、巴渝舞、游百病等地方特色民俗。

13、巴渝舞的音乐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音乐传播与接受的“乐之传播及整体形式”,二是音乐表达的“线的艺术与表现美”。

14、在以后的历史中,巴国的军队参加了武王伐纣的联盟军,成为前锋部队,戴着百兽面具,跳着“巴渝舞”冲锋陷阵,打败了殷商军队。

15、我以为,今天的坝坝舞是两千多年前司马相如所见过的那种巴渝舞的继承,是古代巴族人“下里巴”乐舞的延伸。

16、传说汉高祖立国后,为保持臣子们的战争意识,在宫廷内时常表演巴人临阵战前鼓舞士气之舞,名为"巴渝舞"。

17、摆手舞起源于古代巴人战时所跳的"巴渝舞"。

18、巴渝木偶剧第五代传人张复建说,由于木偶剧主要针对少儿群体,社会效益虽大,但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花钱买票进剧院看戏,因此经济效益很低。

19、作为重庆人生息繁衍的空间,重庆古镇的格局最能体现原始的巴渝风情,其建设内涵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0、传说汉高祖立国后,为保持臣子们的战争意识,在宫廷内时常表演巴人临阵战前鼓舞士气之舞,名为"巴渝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