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duān

百端


拼音bǎi duān
注音ㄅㄞˇ ㄉㄨㄢ

百端

词语解释

百端[ bǎi duān ]

⒈  多种多样。

思绪百端。

in many ways;

⒉  各种各样的事。

百端俱兴。
巧理百端。

all things/feelings;

引证解释

⒈  多种多样;百般。亦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史记·龟策列传》:“搏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巧诈百端,甘为人之鹰犬以备指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张珉 ﹞今早已失魂不语矣。灌救百端,至夕乃苏。”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其外徵税及商贾之事,几及百端,而议员未能悉备,又可冒昧许诺邪?”

⒉  百感;众多思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谁能遣此。”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
清 陈维崧 《西河·西氿落暉》词:“茫茫不觉百端来,瞑烟暗结津市。”

⒊  犹百匹。谓锦帛之多。

宋 陆游 《夜宴赏海棠醉书》诗:“醉夸落纸诗千首,歌费缠头锦百端。”

国语辞典

百端[ bǎi duān ]

⒈  多种、多样。

《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太史公曰》:「至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

⒉  各种事务、方法。

《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宾客辐辏,求诉百端,内外咨禀,盈阶满室。」
《红楼梦·第六回》:「板儿便躲在他背后,百端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⒊  多种感受。

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思之不可见,百端在中肠。」

⒋  布百匹。

如:「锦百端」。

分字解释


※ "百端"的意思解释、百端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由于晋大乱之余,百端待举,国力尚薄,文公对勤王事宜迟疑不决。

2、爰自邺都及诸州郡,所在征税,百端俱起。

3、回京后,周汝昌写《神往之地—南京》,谈及凭吊曹家西园遗址的心情时,“百端交集”。

4、陇右户口凋弊,銮舆所至,供亿百端,诚为未易。

5、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衮尘埃,何得出头来。

6、“(罗贯中)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

7、他口才本好,这时加油添酱,更加说得希奇古怪,变幻百端

8、第一,皇上优礼招抚;第二,故乡百端待举;第三,叶落终需归根。

9、自怨自艾,语语愤激,殊有对此茫茫百端交集之概。

10、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

11、刘思瑜心情乱糟糟的,两眼茫茫,不觉百端交集,口中坚定的说道“我去找小川。

12、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13、在这百端待举的时候,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14、众人开譬百端,终不可,且言:“未奉明诏,不敢以缧臣与国事”。

15、他口才本好,这时加油添酱,更加说得希奇古怪,变幻百端

16、见他人之妇,则狎亵百端;见是己妇,则恚恨如是。

17、夫形重者则心烦,事众者则身劳;心烦者则刑罚纵横而无所立,身劳者则百端回邪而无所就。

18、问官申辩百端,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19、自从登基之后,百端待举,他整天忙于国家大事,早朝、午朝,还要参加“学习班”。

20、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