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漏

词语解释
脱漏[ tuō lòu ]
⒈ 漏掉,遗漏。
例这里脱漏了一行。
英be left out; be missing; be omitted;
引证解释
⒈ 遗漏;漏掉。
引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寿 书銓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时有所脱漏。”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之一:“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阙文》:“桓公 四年七年,闕秋冬二时, 定公 十四年,闕冬一时……皆《春秋》之闕文,后人之脱漏也。”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国语辞典
脱漏[ tuō lòu ]
⒈ 遗漏。
引唐·杜甫〈又观打鱼〉诗:「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⒉ 诈骗。
引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游手》:「假借声势、脱漏财物。不一而足。」
分字解释
※ "脱漏"的意思解释、脱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书全都靠抄,因为抄书人的水平良莠不齐,所以错字别字甚至整段脱漏都是常事儿,更别说还有些自以为是的儒生擅自加以篡改。
2、前景化的部分即为“注意窗”,而背景化的部分则为“注意脱漏”。
3、每一书写手都要按考生原卷逐字逐句地抄写一遍,不许有任何差谬、脱漏及添换。
4、当然你会脱漏一部分方式,但是没有人会留意到这一点。
5、此一句是简编脱漏,当在‘子路愠见’下文一段为得。
6、在《***》走向社会的时候,一个遮蔽了它的信息价值的问题突现出来,这就是现存最早版本《***词话》俗字讹字太多,脱漏错简不少。
7、这里脱漏了一句。
8、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书全都靠抄,因为抄书人的水平良莠不齐,所以错字别字甚至整段脱漏都是常事儿,更别说还有些自以为是的儒生擅自加以篡改。
9、本文举例讨论了中华书局本《宋书·州郡志》脱漏方面的问题,并试为补正,凡33条。
10、全书10卷气韵贯通,字体和墨色前后一致,无错讹脱漏,显示了明代抄本的风格和抄书家的功力。
11、对这些字词进行考证,有益于解读和利用此类文献,补正相关文献中的讹误或脱漏之处。
12、赵毅开始疗伤,宛若水银一样的妖气开始抵抗着魔纹的侵蚀,魔纹渐渐开始泯灭,被染成漆黑的血肉渐渐脱漏,新生的血肉开始结合。
13、编者将文献中的繁体字、异体字、俗体字改为相应的简化字和正体字;对文字错衍脱漏的订正,简单的用符号标出,复杂的用文字说明。
14、卿手握强兵,身居大镇,不能遮围擒戮,致令脱漏猖狂,虽则上系天时,抑亦旁由人事。
相关词语
- tuō máo脱毛
- ōu tuō瓯脱
- huá tuō滑脱
- de tuō得脱
- tuō táo脱逃
- tuō chū脱出
- mǎi tuō买脱
- bèng tuō迸脱
- tíng tíng tuō tuō停停脱脱
- pǐn tuō品脱
- tuō gōu脱钩
- diào tuō掉脱
- chū tuō出脱
- xū tuō虚脱
- luò tuō落脱
- dùn tuō顿脱
- tuō shuǐ脱水
- táo tuō逃脱
- tuō tù脱兔
- liǎo tuō了脱
- gōu lòu勾漏
- gōng lòu宫漏
- cù lòu促漏
- tòu lòu透漏
- lòu fēng漏风
- lián lòu莲漏
- chūn lòu春漏
- lòu zhěn漏诊
- pī lòu纰漏
- lòu zhuǎn漏转
- lín lòu淋漏
- yí lòu遗漏
- wǎn lòu晚漏
- cháng lòu长漏
- lòu fèi漏费
- é lòu讹漏
- lòu xià漏下
- huá lòu滑漏
- dòu lòu逗漏
- cān lòu参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