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áochǐ

凿齿


拼音záo chǐ
注音ㄗㄠˊ ㄔˇ

繁体鑿齒

凿齿

词语解释

凿齿[ záo chǐ ]

⒈  也称“折齿”、“打牙”。产生于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习俗。其特点是:青春期男女,以敲折、拔除上颌两侧对称牙齿为美观。中国越、、僚、濮等古民族以及今仡佬、高山族均有此俗。亚、非、拉美、大洋洲等地也风行。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野人。 《山海经·海外南经》:“羿 与凿齿战于 寿华 之野。 羿 射杀之,在 昆仑虚 东。

羿 持弓矢,凿齿持盾。”
郭璞 注:“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
一说谓兽名。 《淮南子·本经训》:“尧 乃使 羿 诛凿齿於 畴华 之野。”
高诱 注:“凿齿,兽名,齿长三尺,其状如凿。”
《梁书·文学传下·刘峻》:“虽大风立於青丘,凿齿奋於 华 野,比其狼戾,曾何足踰。”

⒉  比喻残暴作乱之徒。

汉 扬雄 《长杨赋》:“昔有彊 秦,封豕其土,窫窳其民,凿齿之徒相与摩牙而争之。”
唐 李白 《北上行》:“奔鲸夹 黄河,凿齿屯 洛阳。”
王琦 注:“其曰‘凿齿屯 洛阳 ’者,谓 禄山 据 东京 僭号也。”
清 顾炎武 《拟唐人五言八韵·申包胥乞师》:“九县长蛇据,三关凿齿横。”

⒊  古代某些民族的一种风俗。

唐 张说 《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髮、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

分字解释


※ "凿齿"的意思解释、凿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们要知道凿齿的实力和本质,要了解他的天时,地理和人脉,我们要就虚取利,形成破竹之势,要不动与动相结合,使他无路可逃。

2、房屋,尚铜鼓,精于剑,熟水性,善舟船,有凿齿和断发纹身习俗等等。

3、他就这样漫不经心的在空中对着凿齿放箭,真是一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悠闲样子。

4、今生等的耐不住烦躁,磨牙凿齿一般欲施法教训这几个死不张嘴的家伙,来生却悠闲自得闭目养神,而前生则昏昏沉沉打起了盹儿。

5、吴越的断发文身、拔牙凿齿,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

6、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7、缠足、凿齿、肉体上穿孔、皮肤上扎针等多种形式的自残装饰习俗,是特定社会环境中诸多因素的产物。

8、白虎,朱雀,青龙,梼杌,獬豸,白泽,凿齿,横公鱼,饕餮,诸腱。

9、凿齿开始与这里的黎民同寝共食,慷慨仗义;当时官恶捐苛,水灾火患,民生如煎,不能聊生,为求生存,纷纷投奔。

10、现在还是赶紧离开这里比较好,天电的强横威力在刘天明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可不想步凿齿的后尘。

11、我们要知道凿齿的实力和本质,要了解他的天时,地理和人脉,我们要就虚取利,形成破竹之势,要不动与动相结合,使他无路可逃。

12、一声咆哮,一只没有鬃毛母狮子钻进了窟窿,几个挣扎便跳了进来,磨牙凿齿虎视眈眈,嘴中不断传出低吼。

13、这时,习凿齿隐约听到在这片枯萎的植物后面有流水的声音,他从这些残枝败叶疏疏朗朗的缝隙中找寻,发现有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女子在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