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

词语解释
卓荦[ zhuó luò ]
⒈ 卓越,突出。
例卓荦诸夏,兼其所有。——班固《两都赋》
博闻强记,奇异卓荦。——《三国志·陈矫传》
英outstanding;
⒉ 也作“卓跞”
例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孔融《荐弥衡表》
引证解释
⒈ 超绝出众。
引《后汉书·班固传》:“卓犖乎方州,羡溢乎要荒。”
李贤 注:“卓犖,殊絶也。”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观羣书。”
宋 王安石 《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公材卓犖人所惊,久矣四海流声名。”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卓犖英姿,海内都传雅韵。”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苟有其人歟,其为政风流,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必卓犖絶俗,而有其可传者也。”
国语辞典
卓荦[ zhuó luò ]
⒈ 卓绝超群。也作「卓跞」。
引《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风流高会,江南又见奇踪,卓荦英姿,海内都传雅韵。」
分字解释
※ "卓荦"的意思解释、卓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到了梁九那里差别肥瘦都变了,他和蔼可亲,平等待人,讲究团结互助,卓荦为杰,礼贤下士,翼卵昫伏,不似“洼老鸹”。
2、凡此绝异成就,当然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养与卓荦才华息息相关。
3、那些卓荦不凡的女子,可以用来倾慕、欣赏、品鉴,却不一定要娶回家。
4、睿智练达替代了笨拙青涩,举手投足、身份地位,无不显示你想要的卓荦不凡。
5、可随之而来的,却并非学术气质的卓荦不凡,反倒引来越来越多的对大学精神失落的追问。
6、高谈阔论处,卓荦为杰;腾蛟起凤时,胜友如云。
7、见称,一身抱负、卓荦不群、傲骨侠风的孤高游侠。
8、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9、林伯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书院门前由创办人林德泉手书的对联“卓荦为杰,山渎效灵”。
10、今土宇日广,文武并用,卓荦奇伟之才,世岂无之,或隐于山林,或藏于士伍,非在上者开导引拔之,则在下者无以自见。
11、我与几千年前与我同名的李白一样,卓荦不群、高自期许、藐视*贵,不愿向那些贪官污吏折腰,但换来的却是到了不惑之年,还是一个小小的文化馆职员。
12、孙坚拒绝董卓,不仅表现了他卓荦不群的英雄气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触。
13、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
14、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15、“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16、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史书上说他“卓荦不羁”,一天到晚不好好上班,时不时地还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嘲弄领导。
17、卢筱嘉年方22岁,风流俊雅,卓荦不羁,尤其喜欢看戏,对上海滩的京剧名伶了如指掌。
18、虽体属骈丽,然卓荦遒亮,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
19、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人物的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
20、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荦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相关词语
- tǐng zhuó挺卓
- zhuó ěr卓尔
- qīng zhuó清卓
- qí zhuó奇卓
- zhuó yuē卓约
- zhuó zhì卓峙
- zhuó sháo卓勺
- zhuó lǔ卓鲁
- hé zhuó和卓
- zhuó shū卓殊
- zhuó shí卓识
- zhuó dì卓地
- shū zhuó殊卓
- zhuó luò卓跞
- zhuó yuè卓越
- zhuó chū卓出
- zhuó lǎng卓朗
- jùn zhuó峻卓
- cā zhuó ér擦卓儿
- zhuó luò卓落
- zhá luò shān轧荦山
- zhuó luò卓荦
- yuè yuè luò luò岳岳荦荦
- luò què荦确
- què luò确荦
- luò luò què què荦荦确确
- luò luò荦荦
- zhuó luò bù fán卓荦不凡
- luò xué荦峃
- chuō luò逴荦
- luò luò dà zhě荦荦大者
- luò què荦硞
- zhuó luò bù qún卓荦不群
- zhuó luò dà zhě卓荦大者
- lěi luò磊荦
- luò què荦埆
- zhuó luò chāo lún卓荦超伦
- dīng luò丁荦
- zhuó luò bù jī卓荦不羁
- yīng luò英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