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ǎi
注音ㄑ一ㄥ ㄞˇ
繁体青靄
⒈ 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
⒈ 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
引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左右青靄,表里紫霄。”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谷静秋泉响,巖深青靄藏。”
明 袁宗道 《报谒》诗:“如入山里山,散髮坐青靄。”
清 厉鹗 《晓登韬光绝顶》诗:“坐深香出院,青靄落池上。”
1、在昆明筇竹寺,宋湘用草刷蘸紫土写的“玉案山”匾额和“护门帷遣白云,听钟声何处;依杖却分青霭,话竹色当年”的对联也十分耐人寻味。
2、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弯湿度很高,最富云情雨意迷离的情调。
3、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
4、《青霭》城门上有“青霭”两个字,我不解其意。
5、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