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à huǎng zǐ
注音ㄍㄨㄚˋ ㄏㄨㄤˇ ㄗˇ
繁体掛幌子
⒈ 原指商店门外打出所卖商品的标志,现在常比喻为借用某种好听的名义。
例他请人赞助兴办文化事业是挂幌子,行敛财之实是真。
英under the pretence (of sth.);
⒈ 在店门前悬挂表示所售货物的标志或象征性的记号。如颜料店挂的漆成五色的小棍,饭铺挂的笊篱,酒店挂的酒字望子等。
⒈ 原指商店门首悬挂所售货物的招牌,现在常借指利用用某种好听的名义。
例如:「他请人赞助兴办文创事业是挂幌子,实际上是在敛财。」
⒉ 隐情外露。
例如:「他刚才准是撒了谎,脸上都挂幌子了。」
1、中水冲车多为“幌子”几年前,记者曾对本市洗车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多数洗车店挂着“中水洗车”的牌子,但均是自来水洗车。
2、酒好无需挂幌子。格言。
3、那是因为饭店的门前挂了四个幌子,兴隆饭店独出心裁,居然每个幌子上还画有一颗五角星图案。
4、挂幌子的铁钩状似仙鹤,意为长寿。
5、王林非法行医,岂能像一般江湖医生开处方、卖药品、挂幌子?如果还是像查一般江湖游医那样进行,只会浪费时间、糟蹋机会。
6、虽然没有挂幌子,但最喜欢每次出门一挑帘栊的感觉,那种感觉似曾相识,仿佛自己是一位古时的居家女子,不必有工作的压力,只乐得在家相夫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