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言责


拼音yán zé
注音一ㄢˊ ㄗㄜˊ

繁体言責

言责

词语解释

言责[ yán zé ]

⒈  指君主时代臣下对君主进谏的责任。

responsibility;

⒉  指对自己的言论所负的责任。

responsible for one’s words;

引证解释

⒈  进言劝谏的责任。

《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赵岐 注:“言责,献言之责,諫諍之官也。”
宋 刘斧 《青琐高议·慈云记》:“臣虽甚愚,不识忌讳,身有言责,固当上陈。”
邹韬奋 《事业管理和职业修养·关于民主与集中十》:“不是张开嘴提高嗓子随处乱说,或只是在茶余饭后,或躺在床铺上未入睡乡以前,或挥毫写私信的时候,和二三‘知己’的朋友们发发牢骚便算是尽了言责。”

⒉  指谏官。

宋 王安石 《右司谏赵抃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制》:“以尔尝任言责,有猷有为。”
宋 陆游 《送梁谏议》诗:“归访乡人忘位重,乍辞言责觉身轻。”

国语辞典

言责[ yán zé ]

⒈  负进言的责任。

《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分字解释


※ "言责"的意思解释、言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

2、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不是两张皮,即便在虚拟世界,虽然不可能每个人说的每句话都正确,但法治意识必不可少,言责自负不可或缺。

3、相反的,我们若能恪尽言责,不但守住义理,对方也因此道德增上,那真是双方的褔气!

4、旰卑辞重赂以迎之,鸿渐喜;进至成都,见旰,但接以温恭,无一言责其干纪,日与将佐高会,州府事悉以委旰。

5、一百十七、自宋太祖开国以来,为开言路,即准许谏官风闻奏事,且可不负言责,尤其对于执政的宰相,是一种制衡作用,免其专擅夺权。

6、被他这样厉言责备,谢弼脸上有些挂不住,满面羞惭,额前迸起青筋。

7、自宋太祖开国以来,为开言路,即准许谏官风闻奏事,且可不负言责,尤其对于执政的宰相,是一种制衡作用,免其专擅夺权。

8、朝居言责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

9、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苏辙

10、言责黎星武后,其已告知此后各处负责驻防戎守的要人,黄梦遗一路过来才没有碰上盘问。

11、说点事实,言责自负对于公共事件涉及到死亡。

12、这对于整个大周来说,只是小小一隅的云合三县,更加不可能让朝廷对镇西王加起言责了。

13、姐姐,我有几次见老爷以酒宣泄沉郁,还说什么州民康,非司马之功,郡政坏,非司马之罪,无言责、元事忧的话,和老爷以前的性格,语调判若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