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ān bù láng
注音ㄑ一ㄢ ㄅㄨˋ ㄌㄤˊ
⒈ 长廊。明代朝廷贮存奏章底本的地方。
⒈ 长廊。
引宋 曾巩 《答葛蕴》诗:“同行千步廊,揽轡金马门。”
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宫城》:“院西曰 淑景殿,又西则三落四落五落,为东西千步廊……城之东北隅,有 紫云阁,其南有山水池阁,西为南北千步廊。”
⒉ 明 代朝廷贮存奏章底本的地方。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六科廊章奏》:“嘉靖 乙丑春,千步廊燬於火,先朝所贮疏稿底本俱成煨烬。”
1、御街,自外城正南门之南薰门,北上过蔡河,上之龙津桥,进至里城之朱雀门,总长十余里,宽有二百余步,东西两边为御廊,又称千步廊。
2、中华门与天安门及天安门北的端门,构成皇城的三大中门,这中间千步廊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成为最大胆的空间处理。
3、门前为棋盘街,围以石栏,左右各设石狮下马碑1座,门内东西两侧有千步廊向北环抱形成中轴御路,通向皇城正门承天门。
4、在“千步廊”的两侧,对称建有“连檐通脊”的朝房各144间,其中,东西向朝房各100间,北端拐角北向的朝房各44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