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éjiū

学究


拼音xué jiū
注音ㄒㄩㄝˊ ㄐ一ㄡ

繁体學究
词性名词

学究

词语解释

学究[ xué jiū ]

⒈  读书人的通称。亦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

浮夸的学究。

pedant;

引证解释

⒈  科举中的科目名。 唐 代取士,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 宋 代称为“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许孟容 进士及第,学究登科,时号锦袄子上着莎衣。”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学究科但试墨义……凡试一大经者兼一小经,每段举一句,令写上下文,以通不通为去取。”
应此科试中式者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范仲淹 ﹞与 朱 氏兄弟俱举学究……众客退,﹝ 姜遵 ﹞独留 仲淹,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 朱学究 年虽少,奇士也。’”

⒉  读书人的通称。

宋 陆游 《自咏》:“衣冠醉学究,毛骨病 维摩。”
《古今小说·杨老八越国奇逢》:“高年学究,忽然及第连科。”
张洁 《爱,是不能忘记的》:“好像我不是一个准备出嫁的姑娘,而是一个研究社会学的老学究。”

⒊  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李青莲 《嘲鲁儒》,有‘未行先起尘’之句。余少时云:‘张眸始识青盲苦,对面如同学究谈。’”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玉娇梨》、《平山冷燕》﹞二书大旨,皆显扬女子……然所谓才者,惟在能诗,所举佳篇,復多鄙倍,如乡曲学究之为。”

⒋  旧指私塾的教师。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作猢猻王。’”
清 赵翼 《大柳驿》诗:“大柳驛 边老学究,家塾聚徒拥乌几。”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回目:“望成名学究训顽儿。”

国语辞典

学究[ xué jiù ]

⒈  本为唐宋时考试的科目之一。后用以泛称读书人。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
《刘知远诸宫调·第一》:「知远便从引至庄上,请王学究写文契了必。」
《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高年学究,忽然及第连科。」

⒉  旧称私塾中的教书先生。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六·辨证类·嘲学究》:「近世 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作猢狲王。』」

⒊  讽刺迂腐浅陋的读书人。

分字解释


※ "学究"的意思解释、学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那位学究将他的庸书节略出版成对开本了吗?那么它也很快成了大人物了.

2、为什么要让学究们破坏了我们的游戏?

3、这位古怪老学究的个人图书馆是一个由十几种语言写成的奇书大杂烩。

4、就让那些“老油条”们认为我是一个“老学究”,似乎是一种逃离这一规则的方式。

5、他的讲座学究气十足且没趣。

6、学究铸造新学说。

7、我想这些后凯恩斯的东西是有用的,虽然我不会全部买来看,对于我们的谈论,我想那未免太过于学究气了。

8、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造句 网

9、老学究:等一下,大家停下。让公主上楼睡我们的床。

10、而王尽美当时则俨然是一位小学教师,皂鞋白袜,长衫礼帽,彬彬有礼,满口教义道德,颇有学究气。

11、教室分布在里院四周,很像在北方森林中见到的小屋,学究们就在这儿尽情大发宏论。

12、俞伯伯这番说教,倒真像是书塾里的老学究

13、传闻天下间有一群人,他们个个学究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每一个人都有济世之才.

14、她总是表现出学究式的思想方法。

15、我想,那幸运而且也是缺点之处,是在总喜欢引古证今,带些学究气。

16、忠诚,正如她理解的那样,并非是字面上和学究气的那类事情。

17、“当然了,”,大师回答说,“我要马上把它送到数据中心去!”,这位学究满意去回去了。

18、一本正经地对待消遣和刻板地追求学问,结果就会成为一个学究。歌德

19、在这个女性备受压迫和歧视的社会里,人们终于肯承认她女学究的身份。

20、如果这看起来像是学究的官样文章,那么想想苹果的信徒是如何看待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