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手

词语解释
散手[ sàn shǒu ]
⒈ 亦称“散手仗”。
⒉ 隋唐时朝会仪卫之一。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散手仗”。 隋 唐 时朝会仪卫之一。
引《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世充 大怒,令散手执 君度、玄恕,批其耳数十。”
胡三省 注:“散手者,散手仗也。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皆服鶡冠緋衫裌。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服緋絁裲襠。绣野马,列坐于东西廊下, 唐 谓之衙内五卫。 唐 盖因 隋 制, 世充 亦因 隋 制也。”
国语辞典
散手[ sǎn shǒu ]
⒈ 闲空著手,泛指空闲的人。
引《醒世姻缘传·第三回》:「一个家人夹了毡条,两个家人拿了拜匣,又有三四个散手跟的,前呼后拥。」
分字解释
※ "散手"的意思解释、散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际的录像统计工作,从对抗项目的攻防特性入手,将散手的战术行动分成7种主要形式。
2、虽是用脚,却是剑招中的一记散手,唤作豹尾脚。
3、作为一个武林中人,你莫非不知,姬隆峰于终南山中得《武穆遗书》之事?子母拳是岳家散手的前身,岳家散手经姬隆峰整理又成了形意拳,这些都不晓得?
4、散手运动员早期训练最佳年龄,决定着散手竞技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未来散手运动员的发展前途。
5、反应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指标,它影响着散手运动员的技、战术的正确运用与发挥。
6、本文所述技术规格是从武术散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7、结果表明,头面部损伤是散手和拳击运动员的主要损伤;
8、散手的普及推广应致力于发掘其民族特性,其当务之急是提高观赏性。因此必须注重规则的完善。
9、扭伤、擦伤、挫伤是散手和自由搏击运动员发生的主要损伤类型,严重损伤如骨折、脱位、严重颅脑损伤较为少见;
10、通过对比赛中运用拳腿组合技术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散手比赛不是凭单个动作就能战胜对手的,还要合理地运用拳腿组合技术。
11、2008年被邀请做为中国散手道协会顾问。
12、财政,科义私人有限公司陈立法先生安排一位医师亲临武术散手现场,为大会提供医疗服务。
13、运动员的战术能力是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手战术训练是现代散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14、散手是种理想的双打形式。
15、散手是武术对抗性项目之一,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
16、散手比赛则是对抗赛,分为不同重量级别比赛,以运动员的拳法、腿法等技术项目评分。
17、胡风散手人寰,可谓是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18、这路逍遥散手的主旨,乃是仿效天地,意蕴逍遥,并且招式中都有花语花意,使将出来如花盛开,落英纷华。
19、为探讨国际对抗赛对国家散手集训队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影响,以便对赛前集训进行监测与评定。
20、太极散手实战用法是太极推手技法的延伸。
相关词语
- sǎn luàn散乱
- bīng sàn冰散
- bān sàn班散
- hé sàn合散
- sǎn wén散文
- huàn sàn涣散
- sǎn yǎng散养
- biào sàn俵散
- xiāo sàn消散
- gěi sàn给散
- sàn qí散棋
- fēn sàn分散
- bù sàn布散
- sàn jué散绝
- biàn sàn便散
- sǎn sǎn tíng tíng散散停停
- jí sàn集散
- fán sàn烦散
- hè sàn鹤散
- fèi sàn费散
- bāng shǒu帮手
- hù shǒu护手
- zhōng shǒu中手
- lā shǒu拉手
- shǒu liàn手链
- zhàn shǒu占手
- shǒu bǎng手搒
- shǒu tái手台
- shǒu cān手参
- shǒu zú手足
- pá shǒu扒手
- rén shǒu人手
- chū shǒu出手
- kuài shǒu快手
- shǒu wò手握
- yī shǒu jiāo qiányī shǒu jiāo hu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pī shǒu劈手
- fú shǒu扶手
- qí shǒu棋手
- chā shǒu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