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ù lòu
注音ㄩˋ ㄌㄡˋ
⒈ 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⒈ 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引唐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宋 杨万里 《病中夜坐》诗:“玉漏听来更二点,烛花剪了晕重开。”
清 厉鹗 《拆桂令·题殿画乞巧图》散曲:“听玉漏迟迟五更,拜银湾脉脉双星。”
龚骞 《无题》诗:“玉漏有声沉画角,金釵无计叩重门。”
⒈ 古时用几个特制的壶盛满水,下凿小孔,使水下滴,用以计时的器具。
引唐·宗楚客〈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诗:「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宋·杨万里〈病中夜坐〉诗:「玉漏听来更二点,烛花剪了晕重开。」
1、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苏轼
2、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纳兰容若
3、玉漏铜壶且莫催,星桥火树彻明开。
4、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纳兰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