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祸

词语解释
悔祸[ huǐ huò ]
⒈ 谓撤去所加的灾祸。
⒉ 后悔造成祸害。
引证解释
⒈ 谓撤去所加的灾祸。
引《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以礼悔祸于 许,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
杨伯峻 注:“谓天或者依礼撤回加于 许 之祸。”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祝融 悔祸, 回禄 屏气。”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天未悔祸,岁仍大荒。”
⒉ 后悔造成祸害。
引《旧唐书·越王係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餘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书》:“若二酋能悔祸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那些罪孽深重的人们,丝毫也不知道悔祸呢。”
国语辞典
悔祸[ huǐ huò ]
⒈ 因追悔而除去所加的灾祸,多指天而言。
引《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文选·刘琨·劝进表》:「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
⒉ 追悔所造成的祸害。
引《旧唐书·卷一一六·肃宗代宗诸子传·越王系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余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分字解释
※ "悔祸"的意思解释、悔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今天诱其衷,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2、岂图宋未悔祸,弑乱奄臻,遂矫害明茂,篡窃天宝,反道效尤,蔑我皇德,干我昭穆,寡我兄弟,恣鸱鸮之心,蹈伦、颖之志,覆移鼎祚,诬罔天人。
3、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4、其后卒因中枢决策攸宜,全国军民同心一德,昭宣正义,使倡乱者慑服悔祸,事变得以弭正。
5、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相关词语
- gǎi huǐ改悔
- yuàn huǐ怨悔
- huǐ kǒu悔口
- guǎ huǐ寡悔
- shǒu huǐ首悔
- shī huǐ失悔
- jīng huǐ惊悔
- shāng huǐ伤悔
- yóu huǐ尤悔
- qiān huǐ愆悔
- huǐ jù悔惧
- gǎn huǐ感悔
- huǐ qīn悔亲
- tàn huǐ叹悔
- huǐ nù悔怒
- huǐ tàn悔叹
- huǐ qí悔棋
- huǐ gǎi悔改
- qián huǐ前悔
- zhōng huǐ中悔
- huò biàn祸变
- fān huò番祸
- huò yín祸淫
- huò zhé祸谪
- huò mén祸门
- è huò厄祸
- hòu huò后祸
- huò qiān祸愆
- huò huàn祸患
- huò kuí祸魁
- jù huò巨祸
- jiù huò救祸
- dǎo huò蹈祸
- huò yāng祸殃
- huò dú祸讟
- huò dǐ祸邸
- chǒu huò丑祸
- rě huò惹祸
- huò xìn祸衅
- huò fá祸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