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chén

指陈


拼音zhǐ chén
注音ㄓˇ ㄔㄣˊ

繁体指陳

指陈

词语解释

指陈[ zhǐ chén ]

⒈  指明和陈述。

引证解释

⒈  指明和陈述。

《后汉书·桓帝纪》:“又命列侯……郎官各上封事,指陈得失。”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问道士》:“谁为此经?谁得此道?将明事验,幸为指陈!”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每欲以管见所知,指陈时事,上诸当道,以备芻蕘之采。”

国语辞典

指陈[ zhǐ chén ]

⒈  指明和叙述。

《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列传》:「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

如:「他在会议上指陈这次活动的得失,以便检讨改进。」

分字解释


※ "指陈"的意思解释、指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最后并藉由对此一郁结之分析,试图指陈其于生命之意义上,一方面是广度不足,另一方面亦有个人尊严之崇高。

2、小可至人际琐事、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可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

3、报告书指陈了中国法律、司法制度及实践的诸多缺陷。

4、这时的徐子休不计个人安危,不顾亲友劝阻,毅然给陈宦写信,辨明是非,指陈利害。

5、对财政悲观的人指陈过去的经验以及公共债务的数字做为主权债危机将远远散布超过希腊的证据。

6、报载指陈唐山在竞选造势场合表示,蔡英文当选后才能救阿扁,而蔡英文则接着表示,她若当选将请陈唐山当“立法院长”。

7、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助理教授马岳指陈婉娴的形象受损,游离票可能转投民主派。

8、当然,结果是白居易的这些指陈时弊,鞭挞社会黑暗的谏章和讽喻诗,不仅触忤了权倖,同时也引起了最高统治者唐宪宗的不快。

9、他评论论文时,往往入室操戈,以对方的观点来指陈对方的缺失。

10、且十二、十三年间,时有过举,经言官指陈,有即加处分者,有优容宽宥,而此心介介尚未全释者。

11、在试图解释全球流行的肥胖时,研究人员往往指陈人们无法直接控制的元凶。

12、其实,胸怀社稷,心系苍生,指陈得失,痛砭时弊,不与世浮沉,不同流合污,做社会航船的。

13、“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

14、作者也指陈,面对极度混乱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时,当前的中国政权之所以拥有足可维持秩序的能力,正是“革命威权主义”的遗产所致。

15、不相等阔移接纸是指陈不陈料带的阔度差别。

16、其于朕躬阙失,并内外满汉大小臣工结党循私,贪赃坏法,以及豪右侵渔、商市强霸,一切蠹政害民之事,未见确有指陈,殊负朕省改咨询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