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 yǎng
注音一ˊ 一ㄤˇ
繁体怡養
⒈ 和乐。
⒉ 犹保养,休养。
⒊ 犹陶冶。
⒈ 和乐。
引《文选·嵇康<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
李善 注引《广雅》:“养,乐也。”
⒉ 犹保养,休养。
引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
《旧唐书·丘和传》:“和 时年已衰老,乃拜 稷州 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
宋 林逋 《山阁偶书》诗:“餘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⒊ 犹陶冶。
引茅盾 《官舱里》:“‘哦,丝竹是能够怡养性子的。极好,极好!’老先生也郑重地赞叹着。”
1、狂热生活的人发现,个人经历使他们更敏感、更富于爱心,同时还能磨炼耐力和怡养性情。
2、所以,练习书法,不仅使人笔下生辉,谈吐高雅,吐字如兰,同时还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极佳方式,怡养性情,培养高尚人格。
3、一个人要尽孝,首先要珍爱自己,健康活着,方能让父母怡养天年。
4、性情宜怡养,乐观寿年长。
5、学龄孩童出口成对在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对对子”已然成为人们怡养性情、开启心智的一种雅趣,就连八九岁的孩童,也能“出口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