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án zhǒu
注音ㄒㄨㄢˊ ㄓㄡˇ
繁体懸肘
⒈ 谓写字时臂肘空悬不着几案。
⒈ 谓写字时臂肘空悬不着几案。
引清 梁巘 《评书帖·执笔歌》:“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婴儿圆。”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六:“我从前也学写过 颜 字,在悬肘用笔上也是用过一番功夫的。”
⒈ 写字时手腕至手肘悬空,不接触桌面,以增加运笔的灵活性。适合大字或行草的书写。也作「悬腕」。
1、其画以悬肘中锋,运渴笔焦墨为主,偶用麻皮、荷叶等皱法。
2、的跪坐在几前执笔,由于几案矮小,肘部和手臂没有可以支撑的地方,也就自然地做到了悬肘,跟现在比的话大致相当于我们站在桌前拿笔写字,也是自然悬肘。
3、近现代舶来的钢笔书写自左而右的横排模式恰巧又吻合了右手的习惯;而守望传统仍然执掌毛笔的书法家们则以悬肘的方法潇洒地超越了这一文化障碍。
4、一百十七、写一寸径的大字,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甚至悬肘法,写字如站桩,挺起腰板,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据说是能力透纸背。
5、且要悬腕悬肘,同时要调节气息。
6、陈芸说,有时候,她要用画案创作长卷作品,刘清扬就在屋里的饭桌上写字,或者,把毛边纸钉在墙面上,悬肘临书。
7、人执笔时,书写中握笔、悬肘、左撇、右捺、上挑、下弯的运动,是调养,是气功。
8、写一寸径的大字,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甚至悬肘法,写字如站桩,挺起腰板,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据说是能力透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