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àng zhí
注音ㄎㄤˋ ㄓˊ
⒈ 为人正直刚强。
英upright and outspoken;
⒈ 刚强正直。
引《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恕 在朝八年,其论议亢直,皆此类也。”
《明史·章纶传》:“纶 既以大节为帝所重,而性亢直,不能谐俗。”
⒈ 直道而行,不为权势所屈。
例如:「他为人亢直,从不向恶势力低头。」
英语upright and unyielding (literary)
1、如在万历年间,神宗皇帝聚敛天下财富,派出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鱼肉地方,大批言官即纷起抗争,交章弹劾,言辞亢直激烈,不断给神宗皇帝施加压力。
2、咸通末,王龟为浙东观察使,称赏其亢直,将荐之朝。
3、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
4、李牧足智多谋,善于统军,代北上下无不服膺,为人忠正亢直,乃是难得的良将之才,用兵不在武安君之下!
5、天下亢直,救秦社稷,使妾身母子团圆者,皆茅卿之力也!
6、李膺,字元礼,是当时声望很高的土人领袖,因生性亢直,不喜交接,为官“风裁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