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shū
注音ㄑ一ㄥ ㄕㄨ
⒈ 清和。清美,秀美。
⒈ 清和。
引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衡山 之神既灵,而 郴 之为州,又当中州清淑气,蛇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宋 范成大 《邵阳口路粗恶积雨馀泞难行》诗:“不知清淑气,果復曾鬱积。”
清 黄宗羲 《永乐寺碑记》:“天地间清淑之气,山水文章,交光互映。”
⒉ 清美,秀美。
引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雨中有泪亦悽愴,月下无人更清淑。”
明 刘基 《满庭芳·二月十一日寿石末公》词:“乾坤清淑,为瑞在扶舆。”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五:“海宇平康,山川清淑。”
1、、自然精华,清淑之气。不在凌晨,而在日出。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灵。人得之以寿,物得之以宁。
2、明月一轮天开清淑灯火万家良宵美景远景近景良宵美景。
3、见中朝人士容貌秀伟,议论之宏辩,声明文物日新富有,然后知两间清淑之气,钟灵毓秀,华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