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

词语解释
高句丽[ gāo gōu lí ]
⒈ (句gōu)朝鲜古国。中国史书多称“高丽”。公元前后形成。公元427年建都平壤。与南部的百济、新罗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相互间战争不断。668年灭亡。
国语辞典
高句丽[ gāo gōu lí ]
⒈ 国名。东晋以后据有今辽宁省南部、朝鲜北部等地,为唐高宗所灭。
分字解释
※ "高句丽"的意思解释、高句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倭国鉴于倭丽关系的改善和结好、倭济关系的传统友谊,而采取联络高句丽和百济,共同打击新罗的政策。
2、桓仁县境内由高句丽王城所建贵族陵寝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3、高句丽政权于公元3年自桓仁迁都至此,历425年,这个时期是高句丽政权的大发展时期。
4、高句丽虽然向新成立的唐朝朝贡,但实际上却对唐朝持怀有敌视态度。
5、, 启禀王爷,辽东公孙家如今兵强马壮,其志不小,我高句丽眼下只可与之结盟交好,万勿反目,否则必招灾祸。
6、在太宗临死之前,曾经立遗诏罢止二伐高句丽,这充分说明他心中完全清楚此次征辽很勉强,风险很大,胜算不足。
7、虽高句丽在北方多有骚扰不时冒犯,此乃疥癣之疾尔,不足为虑。
8、这些古墓形成于高句丽王国时期,该王国在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间繁盛一时。
9、他无能而且亲华,允许唐军以重埋没于高句丽境内的隋军遗骸为由在其王国任意行动。
10、高句丽军抵挡不住了,辽东陷落。
11、经多年之乎视与劫掠,高句丽昔日之荣光正日渐消逝。
12、高句丽于西汉末年建国,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县城),祖先为夫余。
13、高句丽军民面对强敌不屈服敢于保家卫国,利用天时地利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善战善谋及表现出的民族自尊心可歌可泣,其以弱抗强坚持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事迹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1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朝鲜半岛封建国家高丽有羽真氏后改高氏的,高句丽原为中国东北浑江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汉朝时属玄菟郡管辖。
15、可是李道宗说高句丽人仗着人多以为我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我们就是要攻击他们,杀杀他们的锐气。
16、大军围了几个月丸都城,派出的斥候回报,长白方向有高句丽援军出现,时值秋末冬初,公孙度担心将士久战疲惫,下令撤军。
17、据《日本*记》记载,雄略天皇曾命阿知使主经高句丽至吴地,求得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织工至日本。
18、都城演变体系研究对今天探讨高句丽都城保护与更新有着指导意义,使高句丽都城再度焕发青春活力。
19、时值五月,本应是公孙度二次东征的时候,却因辽东、高句丽两家结姻通好,歃血为盟而告终。
20、汉武帝时置玄菟郡,属县有高句丽,因族名县,其地约当古盐难水(今浑江)及小辽河流域(今苏子河一带)。
相关词语
- gāo é高额
- gāo zhōng高中
- gāo gāo shǒu高高手
- gāo míng高明
- gāo fā高发
- gāo liáng高梁
- gāo pín高频
- gāo jiù高就
- gāo sēng高僧
- mí gāo弥高
- gāo sù高速
- gāo hū高呼
- gāo fēng高峰
- gāo gōng高工
- gāo dù高度
- gāo diào高调
- gāo kōng高空
- gāo shān高山
- gāo gāo xìng xìng高高兴兴
- gāo kǎo高考
- bì jù弊句
- wén jù文句
- jù jù句倨
- jù xíng句型
- jù jiù句就
- fā jù发句
- de jù的句
- jù zhuì句赘
- pái jù俳句
- dàn jù淡句
- fēn jù分句
- jù lán句栏
- dié jù叠句
- jù huán句圜
- chèn jù衬句
- guò jù过句
- shī jù诗句
- diǎn jù点句
- gōu wú句吴
- jué jù絶句
- guài lì怪丽
- fán lì繁丽
- èr lì二丽
- jìng lì静丽
- juān lì娟丽
- ǒu lì耦丽
- fù lì富丽
- rùn lì润丽
- āi lì哀丽
- guī lì瑰丽
- cháng lì长丽
- jùn lì俊丽
- jū lì驹丽
- kàng lì亢丽
- lù lì陆丽
- háo lì豪丽
- bó lì博丽
- fù lì附丽
- huì lì惠丽
- yàn lì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