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shàn

封禅


拼音fēng shàn
注音ㄈㄥ ㄕㄢˋ

繁体封禪

封禅

词语解释

封禅[ fēng shàn ]

⒈  封禅(封祀,封峦,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grand ceremony of worship of heaven on mountain (Tai) top to pray and say thanks for peace and prosperit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 泰山 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 泰山 下的 梁父山 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禪。”
《史记·封禅书》:“古者封 泰山 禪 梁父 者七十二家。”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禅》:“凡五十四年内,祖与孙封禪,自古帝王无比。”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礼乐》:“説者谓封禪取高厚之义,封土於山,而禪祭於地,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也。增 泰山 之高以报天,附 梁父 之厚以报地。”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封泰山论》:“秦始皇、汉武帝 之求长生, 光武帝 之用讖纬……皆以邪道坏古礼,不足为封禪咎。”

⒉  古代封禅一般在 泰山 举行,但也有在其他山上举行的。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八年》:“时有请封 会稽 禪 国山 者,上命诸儒草封禪仪,欲行之。”

国语辞典

封禅[ fēng shàn ]

⒈  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称为「封」;在梁甫山除地祭地称为「禅」。秦汉时特重此礼。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唐·李商隐〈韩碑〉诗:「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分字解释


※ "封禅"的意思解释、封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不喜欢的不是《封禅文》的谄谀,而是谄的方式——先意承志。

2、左封禅很没骨气的跪在了地上,心中却很没底,对方可是千里无烟啊!“我什么时候说要杀你啊!”。

3、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

4、中国古人以东方为主位,故封禅一般都在东岳泰山举行。

5、玉牒是汉代新出现的祭玉名称,使用始于汉武帝,东汉时汉光武帝也曾去泰山用玉牒行封禅之礼。

6、身着龙袍的“皇帝”,在众文武大臣簇拥和旌旗仪仗护卫下,从岱庙南门遥参亭出发,穿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任安门,在天贶殿前举行封禅祭祀仪式。

7、国山碑是现存最古老的封禅碑之一,又是我国江南地区记录地震的最早资料。

8、而我们运用“诗史互证”的方法可以考辨出,以上诗句应是指杜甫于开元十三年在洛阳亲睹玄宗封禅泰山出发仪仗之事,由此还可以揭示出杜甫早年一直被掩盖和忽略的一段历史。

9、岱岳庙下,熙熙攘攘的四方香客纷纷止步于玉皇顶,很是遗憾的翘首以望,除了一些被豪奴簇拥的官眷之外,平民百姓自然不敢登上那帝王封禅之处[造 句网]。

10、封禅坛所设上帝、后土位,先用藁秸、陶匏等,并宜改用茵褥、罍爵,其诸郊祀亦宜准此。

11、唐高宗封禅时,“斋食”以豆腐、白菜组成素食而食之。

12、中岳庙是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祭祀、封禅中岳山神的场所,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13、“如今天下升平,朕早有泰山封禅之意。

14、之后我们林家的实力已经大大减弱了,只是抱玉公余威犹在,那一代也出了好几个大高手,因此在封禅会上,世家排名还是一直在前五。

15、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夷吾又云:‘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

16、是故王者初基,则有封禅之事,盖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17、一路过来,封禅都是低头紧走,在皇宫里是禁止喧哗的,所以他必须低调的前行。

18、泰山气雄伟,峰峦峻峭,景色壮丽,并以其丰富文物遗址而著称。泰山的历代石刻记载了历代皇帝到此的巡游和封禅大典,封禅大典包括对天地的祈祷。

19、本文以东岳泰山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了泰山崇拜的形成、封禅仪典的内涵,尤其是对泰山神的人格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20、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liu,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