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ūnshēng

吞声


拼音tūn shēng
注音ㄊㄨㄣ ㄕㄥ

繁体吞聲
词性动词

吞声

词语解释

吞声[ tūn shēng ]

⒈  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dare not cry out; gulp down one's sobs;

引证解释

⒈  不出声;不说话。

汉 马融 《长笛赋》:“于时也, 緜驹 吞声, 伯牙 毁絃。”
《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羣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
唐 刘禹锡 《谢门下武相公启》:“吞声咋舌,显白无路。”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三折:“一个个都吞声儿就牢狱。”
刘半农 《耻辱的门》诗:“我呢?我除吞声承受外,那空气,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气,还肯替我的呻吟,颤动出一半个低微的声浪么?”

⒉  无声地悲泣。

唐 杜甫 《哀江头》诗:“少陵 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 曲江 曲。”
宋 贺铸 《忆秦娥》词:“王孙何许音尘絶,柔桑陌上吞声别。”
《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国语辞典

吞声[ tūn shēng ]

⒈  不出声。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羞惭无地,只得吞声上船,再也不敢提起买橘的事。」

⒉  无声的悲泣。

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 」

分字解释


※ "吞声"的意思解释、吞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铨授有官,逋逃无路,不得不吞声饮恨,为几上之肉,任若辈之宰割。

2、无论老板何时责骂他,他忍气吞声,毫不反抗。

3、忍气吞声需要力量,平息矛盾则需勇气。

4、他忍气吞声继续工作。

5、可惜,我辈虚名在外,加之缺乏虎虎雄风的阳刚桀骜,只能忍气吞声地被人类游戏。

6、当我发现你欺骗我的时候,你还期望我忍气吞声被感动吗?

7、当时茶座上众目睽睽,杜月笙不管不顾,只是双手掩面,吞声饮泣。

8、为什么要对这样的待遇忍气吞声呢?

9、他们敢欺负我女人,我如果还忍气吞声的话,还做什么男人?天蚕土豆

10、外柔内刚,为报母仇,忍气吞声十五年,却注定香消玉碎。

11、逆来顺受听人穿鼻仰人鼻息饮恨吞声知荣守辱。

12、玄奇回身,猛然抱住孝公,吞声饮泣不止。

13、旧社会,地主老财家的仆人,整天过着饮泣吞声的生活。

14、四个人面面相觑,屏气吞声地侧耳倾听,除了日光灯发出一丝丝“滋滋”。

15、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民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2. 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3.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 4. 周胖子虽然很想抽姚风两个嘴巴子,但是现在的主人是李康,他不能越过这个线,只好饮气吞声准备以后找回场子。

16、我如今寄人篱下,凡事都得忍气吞声

17、当被老板指责时,很多雇员都得忍气吞声,承认错误。

18、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为你玉容清减衣带宽,饮恨吞声,度日如年似火煎。

19、他知道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思报父母之仇,时刻不忘。

20、风水轮流转,如今仆人变老板,他再也不必忍气吞声的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