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èng

孟子


拼音mèng zǐ
注音ㄇㄥˋ ㄗˇ
词性名词

孟子

词语解释

孟子[ mèng zǐ ]

⒈  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预注:“子,宋姓。”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孟子。”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⒉  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元妃 孟子。”
杜预 注:“子,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⒉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字 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国语辞典

孟子[ mèng zǐ ]

⒈  战国时孟轲。参见「孟轲」条。

⒉  书名。孟轲撰,由弟子辑录而成,七篇,十四卷。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朱熹集注,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英语Mencius (c. 372-c. 289 BC)​, Confucian philosopher second only to Confucius, book of the same name, one of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德语Mengzi (Eig, Werk, Autor: Menzius (Mengzi)​)​, Menzius (Mengzi)​ (Eig, Pers, ca. 379 - ca. 304 v.Chr.)​

法语Mencius

分字解释


※ "孟子"的意思解释、孟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4、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5、孟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6、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构成孟子文化人格的悲剧二重性,它是孟子散文气势最根本的内在人格成因。

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8、孟子就讲了周文王的故事。

9、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经三次搬家。

1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包括孔子、孟子名言录和孔子、孟子故事四种。

1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1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4、孟子曰:“否,不然。”

15、人不可以无耻。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孟子

16、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

17、《孟子·离娄》篇首句“离娄之明”,离娄即是离朱。

18、本文引言部分以时间为序概略地疏理了孟子研究状况,结语部分归纳孟子美学思想体系,并指出孟子美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19、燕人畔。 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20、一,韩愈推尊孟子,认为孟子得孔子真传,“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