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zhòu

甲胄


拼音jiǎ zhòu
注音ㄐ一ㄚˇ ㄓㄡˋ

繁体甲冑
词性名词

甲胄

词语解释

甲胄[ jiǎ zhòu ]

⒈  盔甲衣胄。

躬擐甲胄。——《左伟·成公十三年》
甲胄之士。

armor;

引证解释

⒈  铠甲和头盔。

《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书·说命中》:“唯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孔 传:“甲,鎧;胄,兜鍪也。”
《汉书·王莽传上》:“甲胄一具,秬鬯二卣。”
《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字的两旁,上下排列一些泥塑的历史上的名人,文戴纱帽,武披甲胄。”

⒉  泛指兵器。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任甲胄於忠信,施干櫓於礼义。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劳;小往大来,变东作西成之器。”

⒊  披甲戴盔。

《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衰絰则有哀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
《国语·晋语三》:“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
《旧唐书·刘玄佐传》:“明晨,衙兵皆甲胄,拥 士寧 登重榻。”

⒋  指战争。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

国语辞典

甲胄[ jiǎ zhòu ]

⒈  铠甲和头盔。

《书经·说命中》:「唯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与众妖出得门来。」

分字解释


※ "甲胄"的意思解释、甲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染上绿色的铠甲,甲胄上被无数伤痕所装饰的他,简直象古代的英雄一样,这里是穿越一次又一次的战场,战士最终所获得的安息之地。

2、范之薨也,嗣犹据晋熙,城中食尽,士乏绝,景遣任约来攻,嗣躬擐甲胄,出垒距之。

3、声音并非空气传播而来,而是在玛考利的大脑中直接响起,玛考利仔细观察,对方身材高挑,一身金色甲胄,背仗长剑,身形隐约透着光芒,犹如天赐之子,在黑夜中显得如此神圣。

4、只要马健康、兵车坚固,甲胄兵器精良,虽是小部队也能起大部队的作用。

5、不多时候,傲雪已经带着一对儿女来到了码头中,码头上,停泊着一条艨艟,码头边上是身穿黑色甲胄的兵士护卫着,那些兵士见到有人接近,登时喝道:“什么人?”。

6、此语一出似是晴天霹雳般震得周遭百姓螳目结舌,若非看到新县长的麾下目前已有两千名甲胄兵士的话,百姓们必然破口大骂其黄口孺子误人性命。

7、仲舒东落地后则踉跄了几步,左肩处的甲胄护肩位置上有一个明显的掌印,他伸手一抹,精钢护肩立时粉碎,露出了内里那乌紫一片的肌肤。

8、古代希腊披挂重型甲胄的步兵,以密集队形进行战斗。

9、鳄鱼们浑身披挂了硬皮和盾板构成的甲胄,所谓盾板就是体外被覆的骨鳞。

10、集朗与二弟躬擐甲胄,率其所领,登即擒斩。

11、神光甲胄光彩耀目,摇动五色缤纷的仙芒,熠熠生辉,令人啧啧称奇。

12、他跨着战马,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进了迷失之林,脑子里浮现出一副壮美的画面:那是他用自己装饰有宝石的剑和闪闪发亮的甲胄所开创出来的。

13、她常浓妆艳服,花枝招展,有时全副甲胄,披挂上阵,革领众仙女为奥丁遴选死难英雄。

14、甲胄人做出了一个标准的‘请’的动作,劳元柏微微一笑也回敬了一个。

15、提剑大破四方,血饮归寂,甲胄残破,战马嘶啸。

16、包围着大殿的浑身甲胄的皇宫近卫齐齐地矮身跪地,低下骄傲的头颅。

17、这一切都是无用的,因为你不受任何影响,你已经在自己周围树立了牢固的甲胄

18、八旗甲胄从实力对比看,豪格有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的支持,多尔衮有正白、镶白两旗的支持。

19、两名身着甲胄的人,面带掩饰不住的自豪走上前来,庄严地站在台子前面。

20、这套甲胄属于真正的王子——它是女王巴尔夫人最近送给他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