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词语解释
知行[ zhī xíng ]
◎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中国哲学史上对知和行的关系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唯物主义思想家如荀子、王夫之等认为知离不开行;唯心主义思想家如朱熹等认为知是天赋的,知先行后。
引证解释
知行[ zhī xíng ]
1.认识与实行。
例证《礼记 · 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 汉 ·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2.智虑和德行。
例证《尸子》卷上:“夫蠒,舍而不治则腐蠹……身者,蠒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
《荀子 · 非相》:“知行浅薄。”
杨倞 注:“言智虑德行至浅薄。”
分字解释
※ "知行"的意思解释、知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
2、一方面阐述“知行合一”思想的历史意义。
3、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怎能说是施知行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岂有此理!
4、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解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命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5、朱子讲先知后行,阳明讲知行合一,二位先贤讲的都有道理。
6、十年来,我们一直遵循“明德博学,知行合一”的院训,培育出了新一代优秀的“电信人”;
7、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8、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释。
9、的决心、改造浮躁的学习心态,秉持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为中华文明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0、西方思想传统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中国思想传统则以知行合一和经世致用为旨归。
11、但是能够提出知行合一这种观点,说明聂心并非腐儒。
12、知行合一 吗……听起来很有禅意的一句话呢。
13、当然,王学不是孟学的重复,孟子不谈知行关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说归于存心养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则在明体达用,如此等等。
14、记者了解到,南京三中是陶行知思想的孕育地,他在这里亲任七年校长,确立“实”字校训,知行合一,教育学生“德性宜笃实、知识宜富实、身体宜健实”。
15、先秦时期,已存在知行之辩,主要源于哲人思者对人们的致知过程和践行过程的思考和反思。
16、夫子问他何为致良知,又如何知行合一。
17、“才高八斗”,“学贯古今”,“融通中西”、“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是会上乐黛云、温儒敏、张颐武等学者对龚鹏程的评价。
18、爱心多播种,社会才美好。万般皆下品,唯有文明高。文明语记牢,小事齐做到。爱幼与尊老,谨记我心胸。知行须一体,践行文明道。
19、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自求自得,博约结合,知行统一。
20、杜威的知行合一论在现代中国的影响具有多面性。
相关词语
- xiāng zhī相知
- kě zhī可知
- ēn zhī恩知
- ān zhī谙知
- zhāo zhī昭知
- dà zhī大知
- zhào zhī照知
- zhī wēi zhī zhāng知微知章
- nǐ zhī wǒ zhī你知我知
- dòng zhī洞知
- suǒ zhī所知
- guì zhī贵知
- zéi zhī贼知
- zhī lěng zhī rè知冷知热
- bèi zhī备知
- zhī jǐ zhī bǐ知己知彼
- yù zhī预知
- dá zhī达知
- zhī jué知觉
- zhī míng知名
- liǎng háng两行
- chuō xíng逴行
- chuān xíng穿行
- nà xíng那行
- ān xíng闇行
- fèng xíng奉行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háng háng shé yǐn行行蛇蚓
- lǚ lǚ xíng xíng缕缕行行
- chū xíng出行
- chéng xíng成行
- yī yī xíng xíng一一行行
- lìng xíng另行
- zhōu háng周行
- běn háng本行
- bù xíng步行
- xíng chǎn行産
- zhuàng xíng壮行
- tuán xíng剸行
- bào xíng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