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xíng

知行


拼音zhī xíng
注音ㄓ ㄒㄧㄥˊ

知行

词语解释

知行[ zhī xíng ]

知,指知识或道德观念;行,指行为、行动。中国哲学史上对知和行的关系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唯物主义思想家如荀子、王夫之等认为知离不开行;唯心主义思想家如朱熹等认为知是天赋的,知先行后。

引证解释

知行[ zhī xíng ]

1.认识与实行。

例证《礼记 · 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 汉 ·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2.智虑和德行。

例证《尸子》卷上:“夫蠒,舍而不治则腐蠹……身者,蠒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
《荀子 · 非相》:“知行浅薄。”
杨倞 注:“言智虑德行至浅薄。”

分字解释


※ "知行"的意思解释、知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就是王芗斋先生所说的功夫要知行合一,为人处事要言行合一。

2、文武合一,是体脑结合,知行统一,以扎实的“德智体美”的过程训练,最终达到“至善至美”。

3、信用证或其修正不应规定向受益人的通知以告诉行或第二通知行收到其费用为条件。

4、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怎能说是施知行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岂有此理!

5、中华民族具有经世致用的优秀思想传统,倡行即物穷理、实事求是、致力创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务求实效。

6、在宫里整天读书,都闷死了,不是有句话说要‘知行合一’吗?

7、其书学思想与其书法实践互为表里,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状态.

8、“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学习心理思想。

9、知行合一是解决这个世界上难题的唯一办法。

10、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自求自得,博约结合,知行统一。

11、人们懒得付出和交流,只热衷于引领和表达,微博和微信上每天都可以刷出成堆的心灵鸡汤人生感悟,无数人在转发,却不知有几人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大冰

12、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释。

13、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14、其学以存诚居敬,躬行实践为主,与王学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宗旨相同。

15、道家说变通,佛家说自然,心学说知行合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应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于应用。拿到了钥匙,想用却不会使用才是最要命的。高铭

16、“随处体认天理”是明代哲学家湛若水的道德修养论,其内容包括知行并进、动静合一、勿忘勿助等。

17、在海淀区太平路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书本上的图文并茂,更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探索。

18、有人说**的心太大,我觉得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贤者就应该知行合一,就要做点什么。

19、当然,王学不是孟学的重复,孟子不谈知行关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说归于存心养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则在明体达用,如此等等。

20、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只有从这一意义上去理解才是惟一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