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ngzhēng

党争


拼音dǎng zhēng
注音ㄉㄤˇ ㄓㄥ

繁体黨爭

党争

词语解释

党争[ dǎng zhēng ]

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

分字解释


※ "党争"的意思解释、党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北宋党争交织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苏轼沉浮无定的经历成为他应物思想形成的先决条件。

2、唯一的嗜好就是下棋,因此杜风才希望杜牧成为一个棋道高手,以此讨好李昂的欢心,从而得到宠幸,到时候将牛李党争变为牛李杜三党也未可尽知……

3、朝臣之间也有以李德裕为首的一方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一方的所谓牛李党争,纷纭至半世纪之久。

4、其实,这正是包拯峭直的禀性,他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一生不结派系也不卷入党争,甚至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以至于“故人、亲党皆绝之”。

5、于是,党争竟发展成群狼撕咬的党祸。

6、为了制定正确的方略,徽宗反复阅读臣下的奏章,并不断询问有识之臣,明白了门户之争的真谛,党争均不是忠诚为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

7、胡、何认为康有为的热愤不但无助于变法,还会把对变法的争论演化为党祸党争,事实证明,二人所言不虚。

8、纳吉也是巫统*席,他曾经表示,除非有人邀请他当“鲁仲连”,否则他目前不会直接插手马华党争

9、史上无数穿越者无不是文豪,还是权谋、计略、兵法、朝政、党争乃至诗词歌赋,还是心狠手辣、城府深沉,总有一样沾边,又或者全站。

10、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前人关于牛李党争及李德裕的研究状况,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思路。

11、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12、一个大时代的拐弯,马相伯、章太炎、梁启超、严复,四个人都在龙争虎斗之后,阅尽兴亡,也见尽党争,对当道者、对居要津者都灰心了。

13、崇祯决心消灭腐败和党争,在崇祯朝任职最久的多是使他相信政敌都是朋党领袖的人。上层社会在江南的膨胀使得江南名士有超越家族界限和地域隔阂而走到一起的需要,诗社、学社、书院异常发达。复社的形成及复社人士在朝廷中逐渐形成小东林的潮流使崇祯加强了警惕,内阁的任用一直保持中立。复古派并未在边防策略之争中获胜。魏斐德

14、作为党争一方的东林党人对张居正改革既支持又反对的态度,体现了其在探索济世救民道路上的矛盾心态。

15、牛李党争是晚唐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16、那些官员都整天忙于内耗,著名的就有所谓的牛李党争

17、在中国历史上,“朋党”兴起往往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晚期牛僧孺与李德裕的“牛李党争”,更是加速唐朝衰落的触媒。

18、一旦祸起萧墙、党争伐异,前线将帅必定疑虑重重,覆亡无日矣!!……

19、明代晚期是整个明代政治斗争最为激烈的一个阶段,浙党、魏忠贤阉党、东林、复社,彼此之间的政治党争呈现错综复杂的形势。其中,鲜明的地域性派别成为晚明党争的一个重要特征。

20、因而这一时期有关两党制和党争的话题成为言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