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 fán
注音ㄆ一ㄣˊ ㄈㄢˊ
繁体頻煩
⒈ 频繁。
⒈ 频繁。
引《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以奉使称旨,频烦至 吴。”
唐 韩愈 《袁州刺史谢上表》:“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宫,显荣频烦,称效寂蔑。”
清 刘大櫆 《乞公建义仓引》:“彼其所入者多,则其所出者亦众。淫侈于酒食,频烦其燕会,故虽粟米狼藉,而终岁之用犹苦其不给。”
⒈ 屡次、频频。
引《晋书·卷七三·庾亮传》:「弱冠濯缨,沐浴芳风,频烦省闼,出总六军,十余年间,位超先达。」
⒉ 一再烦劳。
引唐·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北地盖吴,起众秦川,华戎响附,奋其义勇,频烦克捷,屡遣表疏,远效忠款,志枭逆虏,以立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