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chè
注音ㄅㄨˋ ㄔㄜˋ
繁体不徹
⒈ 不循常道。
⒉ 不尽;不完。
⒈ 不循常道。
引《诗·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彻,我不敢傚我友自逸。”
毛 传:“彻,道也。”
陈奂 传疏:“不道……不循道而行。”
⒉ 不尽;不完。
引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你看我似粪土之墙朽木材,断然是捱不彻饥寒,禁不过气恼。”
1、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
2、出者有隐者之心,处者有出者之情,皆惑也。夫出而不决,为忠不彻;处而不果,是谓大惑。噫!大惑不除,虽处于幽岩深壑之间,何异市朝。
3、圣人之智如日,贤人之智如月,士人之智如烛,……如日者,无所不照,无所不彻也。如月者,无所不照,有所不彻也,如烛者,思至则见,不思不见也。庄元臣
4、修真之人必需以生死为大事,然后穷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道理穷究不彻,则一毫性命做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