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ò xíng
注音ㄍㄨㄛˋ ㄒ一ㄥˊ
繁体過行
⒈ 错误的行为。
⒈ 错误的行为。
引《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
郑玄 注:“率,循也。行过不復循行,犹不二过。”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戒,俯仰察焉,用无过行。”
宋 张耒 《读守道诗》诗:“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
1、本文对专业户笼养蛋鸡早期钙乏症所出现的蛋形变化、鸡群表现,发生特点过行了观察。
2、而神权职由巫史执行,古时巫史为初民之先导,古之史官皆老成硕望,深通古今之长者,由其执行神权,可阴制人主之过行,是为制治美意良法。
3、我看见他走下人行道,过行街,进了邮局。
4、如东汉末年王粲所讲,“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5、在茶梗中含量教多的茶氨酸,可通过行水输导于茶叶细胞中。
6、良药总是苦口,忠言总是逆耳,但“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7、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