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雅言


拼音yǎ yán
注音一ㄚˇ 一ㄢˊ


雅言

词语解释

雅言[ yǎ yán ]

⒈  正言。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earnest advice;

引证解释

⒈  雅正之言。古时指通语,同方言对称。与“夏”通,“夏”为中国人之称,故“雅言”即中国人之言。’”

《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杨伯峻 注:“雅言,当时中国所通行的语言。”
刘师培 《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纯乎雅言者也。”
自注:“仪徵 阮氏 曰:‘雅言者,犹今官话也。“雅”

⒉  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
《北史·魏纪二·太武帝》:“萧何 之对,非雅言也。”

⒊  高雅的言辞。

唐 孟郊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清 章学诚 《方志立三书议》:“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
陈毅 《开国小言》诗:“奇景要大作,开国待雅言。”

国语辞典

雅言[ yǎ yán ]

⒈  旧指共通的标准语。

《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⒉  正言。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课,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英语valued advice

法语précieux conseils

分字解释


※ "雅言"的意思解释、雅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不太懂这种雅言,你能讲得通俗点吗?

2、相对而言,当代的知识分子附庸权势,希冀学优而仕,阿谀奉承者多;政治人物更无察纳雅言的度量。

3、24岁的郭雅言孔教本着一年半的普通话本着。

4、这一季有李夏怡,朴志敏,有winner的李胜勋,有白雅言,也有本不该出现的朴俊熙.

5、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6、比如知道了自己所说普通话口音是上古的雅言的发音,什么是雅言呢?雅言就是上古时期这个大陆各国通用的语言,这就让欧阳有了丰富的联想。

7、秦韵汉腔,遂成“雅言”“通话”;舟楫如缕,商行闽粤南洋;承载包涵,迎迓黎民庶士;耕读传家,播衍四海五洲。

8、24岁的郭雅言(音)已经教了一年半的普通话了。

9、本文考察了历史上有关《论语》此章的各种解释,否定了“雅言”为共通语的成说。

10、众官员七嘴八舌,都是无益之词,孙权自然不会在意,有时候察纳雅言也是过场。

11、重视舆情欢迎监督这样的话说了好多遍,“谘诹善道察纳雅言”这样的古训背了好多年,武乡侯说过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是搞不懂。

12、同一个字,同一句话,可以用雅言、雅音读之,也可以用方言、方音读之。

13、6个人都不再说话,疯狂的玩了两天,身体和精神都有些疲惫,蔡雅言和李心怡在座位上睡着了,叶小萌也有些昏昏欲睡。

14、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才能察纳雅言

15、文人汇聚,雅言不绝于耳,我真是三生有幸.